與孩子進行情感式溝通的感悟(跟孩子保持有效溝通感悟內容摘要)
問題描述——9歲男孩喜歡釣魚,但對于學習并不是很上心。每次回老家總是心心念念釣魚事情,無奈釣魚技術不行,但時時念叨如何才能魚上鉤。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溝通情景
1:就知道釣魚,有什么用?一條都釣不上來。
2:就這本事還釣魚呢,魚放到桶里你都釣不上來,哈哈哈哈。
3:我也奇怪呢,為什么釣不上來,我們來研究下吧。或許是我們哪里動作不對,或者哪里做錯了吧?我們一起來看看書上是如何說的吧,或者看看釣魚視頻。
溝通情景分析:
1:已引起孩子反感,家長是在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對改變孩子意義不大。
2:打擊孩子自信心,沒有尊重孩子,時間久了孩子內心就會疏遠家長和反抗家長。因為從家長交流中,沒有給孩子足夠的理解和自信。
3:我也奇怪呢,為什么釣不上來,我們來研究下吧。(釣不上魚不光是孩子的問題,也是家長想不明白呢,讓孩子知道大人和他一樣的水平。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研究下)。我們一起來看看書上是如何說的吧,或者看看釣魚視頻。(給出了問題解決的途徑)——出現問題都要想辦法解決。
第3種溝通情景雖然不能讓孩子立馬對學習產生興趣,但至少沒有把孩子和家長的心理距離推遠,為以后繼續教育孩子好好學習有個良好的溝通基礎。
大家能分析上面3種溝通情景哪個更好嗎?或者您有更好的溝通方式,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一起學習如何與孩子更好的溝通。
與孩子溝通方式總結
原則1:與孩子溝通切忌直白淺露和嘮叨說教,要講究同孩子的說話技巧。注意找好合適的角度和切入點,既要符合孩子現年齡段的心理特點,同時又要每個根據孩子的興趣點和關注點展開話題(這就需要父母平時要與孩子有效接觸,能真正了解孩子所思所想)。
原則2: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如(一)中媽媽在說自己,其實是在教育孩子。任何話題不要立馬去否定孩子,而是要先理解和肯定孩子做法,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反感家長,后續的溝通才可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