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開竅怎樣引導(讓孩子開竅的方法)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許多家長和老師都曾多次聊起讓學生“開竅”這個話題,大量事實證明,他們自己根本就沒搞清楚所謂的“開竅”到底是什么,以至于讓很多孩子都處于混沌的狀態。
真正意義上上“開竅”的表現就是孩子愛上了學習本身,實現自主學習,他們能自己提出問題,并想辦法找出答案,而非被動回答問題。孩子想要開竅,必須給有針對性的主動學習節省出時間和空間,而想要做到這點,就需要縮短被動學習的時間,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切勿在這個時間大量刷題本末倒置。
掌握了學習方法后,讓孩子開竅就只需要調動他的內驅力了。那么什么叫內驅力呢?我們來詳細的說一下。
學習的驅動力分為三種:
- 一種是附屬驅動力,就是學習是為了讓家長、老師滿意;
- 第二種叫自我驅動力,就是我的學習是為了考個好高中、上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這里一定要注意,我們大多數家長都把概念搞混了,其實上面這兩種都是外部驅動力。
- 第三種認知驅動力,才是我們口中的學習內驅力。認知驅動力的意思三是學習本身就是學習的動力和目標。學習就是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樂趣就在于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滿足了我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這種驅動力是最重要也是最穩定的。
請同學們想一下,自己屬于哪一種呢?家長們更要好好的想一下了!事出必有因,平時我們給孩子灌輸的是什么?你學習不好,媽媽和爸爸或是老師會很失望的;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有個好工作,改變你的人生軌跡;有的甚至還灌輸學習就是需要堅強的毅力,就是要忍受痛苦。正是我們平時這樣的灌輸,使得許多孩子一生都體會不到學習本身的樂趣!
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好不容易挖掘出了他們的內驅力,因為方法還沒有完全掌握和心智不夠成熟的原因又回到了原來的學習軌道上去了,實在可惜。這里我舉個例子以供參考。
這個學生是一個被媽媽用補償心理貫大的孩子,自尊心極強、好面子、做事任性、懶惰、經常逃課的小男生。在學校度過的兩年半的初中時光中很少被老師認可和肯定,這種情況維持下去是不可能考上高中的。我了解這種學生,如果一開始就著手改正他的學習習慣,教授學習方法,他是很難接受的。一定要先讓他認可、佩服老師這個人,之后的教學計劃才可以實施。
我從其他同學那里了解到他對五子棋還比較感興趣,每次下課我就找他玩五子棋,第一次對弈之前,我跟他說:“聽說你五子棋下得不錯,敢不敢和我下呀?”
“有什么不敢的,玩就玩!”他說。
我接著說:“和我下五子棋,你可要做好受虐的心理準備,我瞧不起輸了就放棄的人!我認為越挫越勇,在挫敗中學習提高才方顯英雄本色,你說對嗎?怎么樣?你還敢玩嗎?”
他的回答還是“玩就玩!”不過這次他的底氣稍顯不足。
從此以后的一周左右時間,每當下課我就找他下棋,也經常鼓勵他和其他同學下五子棋,這樣,就行成了一個循環,在輸給我之后,總能在其它同學那里找回自信。一周后,他開始追著我下棋了,有點越挫越勇的樣子了!這時我發現他在上課時也開始認真起來。一個月后,在下棋的時候我放了幾次水,讓他得到一些努力后的獎勵,這時,再教他布局、觀察、推理就順理成章了。他的下棋水平提高的很快,到三個月的時候,再下棋時真的要全神貫注了,否則就會輸掉。
接著我和他深入的談了一次心。從下棋的表現以及進步的速度,到學習態度的轉變,學習成績的提高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并加以肯定。這次談過后,他真的變了,學習成績可以說是突飛猛進。
可是,讓人惋惜的情況也就開始了。由于他在學習方面的轉變也被他們的班主任看在眼里,經常受到表揚。班主任和家長都認為學校的氛圍和學習方式更適合他,讓他繼續按照學校的模式,大量刷題,自己還大量的尋找難題怪題去做,重新回到了每天熬夜的生活,這回還好,不是熬夜玩游戲,是真的學習了。但是,這種加倍的努力卻起了反結果,實在是可惜。
類似的案例不在少數,謹以此文,告誡廣大家長和學生,學習的本質是學習,學習的方法有高下。望明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