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五名孩子不幸溺亡(河北一家三口溺亡最小9歲)
《北京青年報》消息,2月8日,河北省邢臺市威縣賀釗鎮東賀釗村一對姐弟在家門口失蹤,到了2月9日中午,這兩個孩子的遺體在村中一水坑中被發現,均已溺亡。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據悉,這兩個孩子一個9歲,一個6歲,失蹤前孩子的父親在家中做飯,孩子出門玩耍,做好飯后孩子不見蹤影。
孩子遺體被找到的那個坑,村里人介紹稱水深約5-6米,冬天曾結冰,現在天氣暖和冰化開了。目前具體情況警方正在調查中。
孩子溺亡,是一件很傷心的事情,但是問題所在不僅僅是沒了性命的孩子,更是疏于管理的家長。
我恰好在邢臺地區生活,當地各個學校每個假期都要給孩子和家長發防溺亡的宣傳單,并要求家長簽字,里面的各種注意事項寫的很多也非常詳細,但是捫心自問,不說認真看過,真正看過的家長,又能有多少呢?
孩子假期的安全教育并不是小事,河北這邊,邢臺這邊,水網并不豐富,這也讓很多成人忽略了那些水坑和河溝。每一起慘案后面都是不負責任的家長的管理缺失。
說實話,沒有幾個孩子能控制住去水邊玩耍的欲望,但是怎么玩,如何玩,需要家長的監管和引導。怕的不是孩子去水邊玩,怕的是孩子去水邊玩家長根本就不知道,家長根本就不關心。在水邊打幾個水漂、扔幾塊石頭,無傷大雅。但是下水游泳,下水玩冰的話,危險性就增大了。這時候就需要成人的指導或者阻止。
在河北邢臺這邊,會游泳的人,別說孩子,成人都不算特別多,因為這邊的河道是比較少的,通過邢臺威縣的河流比較大的也就是老沙河和清涼江,還有其他幾條水渠,這些水域其實并不適合游泳,因為經過治理后,大多屬于開挖的那種平底河,但是周圍是有著非常多的蘆葦和雜草的(別問我怎么知道,我偶爾會去威縣釣魚),水下的環境還是比較復雜的。即便如此,家長更不能放心孩子去水邊玩耍,誰能想到水坑還能奪去孩子的生命。
有網友表示,這起事故的責任還是在于家長,6歲的孩子即便有姐姐帶著,也不能脫離自己的管理,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防溺水這個事情,真的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說實話,我偶爾也會帶孩子去河邊釣魚,而且我開始帶他去河邊的時候大概孩子也是8-9歲的時候,但是釣魚歸釣魚,帶孩子是更重要的事情,我會把他”控制“在自己的身邊,同時告誡他,不可以去水邊玩,或者在我的監督下才能去水邊玩。令人無奈的是,也許是我對他監督過于嚴厲了,我家孩子并不太喜歡水,尤其是河邊,大概是我釣魚他太無聊的緣故,不過也好,起碼他自己不會往河邊跑了。
水雖然是生命之源,但是水下的情況過于復雜,別說孩子無法掌控,成人也無法掌控,特別是一些村外由于挖沙挖土燒窯形成的沙坑、窯坑,更是危險至極。
希望家長們能看到這篇文章引以為戒,不要讓孩子脫離自己的監管視線,無論是水邊、河邊,還是公路上,都應該將孩子呵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