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需謹慎,這5個育兒誤區,你中了幾個毒(養娃需謹慎,這5個育兒誤區,你中了幾個大獎)
帶孩子的道路上,可以說誤區一抓一大把,要想少踩坑,全看你是否有眼力了。今天小編就帶帶大家看看幾個很常見的育兒誤區,這些誤區你踩了幾個呢?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1.天冷裹嚴實才暖和
春季天氣變化莫測,前一日暖意洋洋,下一日風吹沙飄,氣溫驟降,到這一刻,很多家里有孩子的父母就會選擇把自己娃包裹嚴實了,總擔心孩子著涼。曾有這么一則新聞,一個家長把孩子包裹得太嚴實最后缺氧窒息而死,醫學上稱此為“捂熱綜合征”。多發生于1周歲以下的嬰兒,尤其是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常因給孩子過度保暖或捂悶過久而引起,生活中若父母發現孩子有以下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有:大汗淋漓、衣被濕透、脫水、面色蒼白、缺氧、抽搐、昏迷、呼吸困難、心力衰竭等。
其實孩子并沒有你想的那么怕冷,哪怕是冬季也不要裹得太嚴實。給孩子穿衣要適度,應選擇柔軟、透氣、保暖的衣物。時刻注意觀察寶寶的表情、臉色,常摸摸寶寶后背看是否出汗,并及時增減衣物。
2.過分的擔心
剛當媽后,突然接觸一個新生命還要負起應有的責任,可不是一個很簡單的事。一遇到孩子生病,很多媽媽就會覺得是自己的錯,沒有把孩子照顧好,或者就是孩子會不會有什么病之類的。有些過于謹慎擔憂的媽媽直接沒辦法接受孩子哪怕是打個噴嚏,流個鼻涕。其實生病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是一個很平常的事情。若是我們家長總是緊張兮兮的,就會給孩子營造一種很是緊張的氛圍,還會導致我們跟孩子間錯失很多的親子美好時光。
3.還未滿6個月添加輔食
其實在孩子還未滿6個月的時候,孩子的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還并未發育成熟,太早給添加輔食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發育,所以添加輔食要在6個月以后。
還有一點要注意,6個月之前的孩子一般情況下還沒有學會坐穩,推舌反應(新生兒有一種先天性的條件反射–推舌反射,也叫挺舌反射,即舌頭會對進入嘴里的固體食物(或勺子)推出,以防止外來異物進入喉部導致窒息,這個反射一般會在出生6個月左右消失。)還未消失,這種情況下家長給孩子喂各種非流質的輔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危險。
4.認為紙尿褲不透氣,必須把屎把尿
近幾年來,紙尿褲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很是普遍的現象,但有些寶媽就會認為紙尿褲會不會不透氣呢?還是自己來給孩子把紙把尿。但12個月前的孩子的膀胱儲尿功能非常弱,把尿會刺激孩子排尿,使膀胱括約肌得不到鍛煉,反而容易尿頻。而且,把屎把尿的動作對孩子的髖關節有異常刺激。
所以要在這里提醒各位媽媽們,不宜對孩子過早、頻繁地把屎把尿,尤其是新生兒,最好使用紙尿褲。
5. 孩子和父母同睡
現在很多父母是職場爸媽,平時因工作繁忙而沒有時間陪孩子,但為了不跟孩子生疏,就決定讓孩子跟自己睡,以此增進親子關系,有的父母直接是讓孩子跟自己睡一個被窩。這種行為是很不好的。
首先來說安全隱患,有些寶媽讓孩子含著乳頭睡覺,萬一媽媽一翻身不當心正好把孩子壓在身下,很容易造成孩子窒息而死。還有晚上喂奶的時候,媽媽把孩子放旁邊躺著喂,也易引起孩子嗆咳窒息。晚上喂奶的時候則一定要把孩子抱起來喂。
還有就是會增加孩子過于的依賴性,這樣以后分開后,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是會受到影響的。對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也存在不利。
所以,對于孩子來說,最好是分床睡。若因空間問題,實在無法避免要睡一張床上,也要分被子來睡。條件允許的家庭,可以讓孩子分房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