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都知道,這個世界對于剛生下來的孩子來說屬于一個未知的世界。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危險,對什么東西都比較好奇,喜歡這里看看那里摸摸,一心想要探索這個世界,渴望嘗試新鮮事物。但是由于無知,孩子很容易受各種意外的傷害。作為父母我們最大的責任就是要保證孩子的安全,讓孩子遠離危險源。
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讓孩子遠離我們的視線外。更重要的是教導孩子告訴他什么是危險的,什么是安全的,什么事情不能做。加強孩子安全意識教育,引起孩子對身體安全的重要性,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對孩子的安全教育要越早越好,這樣可以減少孩子的傷害。有一次我在炒菜,我的孩子感覺到非常的好奇,于是拿他的小手要碰觸鍋邊兒。我并沒有阻止,當孩子的小手和鍋接觸的時候,他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并喊到:“好燙。”于是我告訴孩子以后遇到任何事情,任何的東西,在自己不了解的情況下,千萬不要去動。因為如果你動了,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吃完飯后我又拿過裝滿了開水的杯子讓孩子去摸杯子的外面,杯子外面溫度正常,我把杯子放在地上碰到,杯子里面的開水卻將近100 度,流在地上的水,冒起了水蒸氣。我告訴孩子:“任何事情不可掉以輕心,危險就在不經意間的粗心大意。”
下面列舉一下家庭常見的危險源。
第一,高溫物品。
家里常見的高溫物品有爐子、茶杯、暖瓶、點燃的蠟燭、烤箱等等。要讓孩子建立起燙的概念。只要孩子一聽到燙,他就不敢動。教育孩子有的時候不能用語言。一定要讓他有身體上的感觸,才起到教育作用。
例如我們可以拿一杯涼水、一杯溫水、然后再拿一杯熱水。讓我們的孩子拿手指碰觸這三樣水,這樣孩子就知道什么是燙了。只有讓他們感受到了痛苦,他們才能形成記憶,并且更加直觀的會對高溫物體產生恐懼。再遇到就不敢去碰觸了。
第二,電氣用品。
現在家庭生活離不開電器用品。電器用品是威脅孩子生命安全的主要危險源之一。孩子經常看到你操作電器,他就非常的感興趣,覺得非常的神奇,并且迫切的想要動手試一試。而且小一點的孩子會對插座的孔感到好奇,總想拿他小小的手指去探一探,危險就會順勢降臨。很多的家庭都會用透明膠或者膠帶在孩子小的時候把這些小孔堵起來。
電的危險孩子是很難理解的,他不像燙的東西或者別的東西可以讓他體驗。所以光是阻止他不要去玩電器是不夠的,還必須不斷提醒他電器的危險性,同時想辦法讓他接觸不到這些用電的危險源。等孩子大些時,再教導他電的危險常識以及安全用電的方法。
第三,保持對水的警覺。
每一年都有很多的溺水的孩子,讓很多的家庭飽受喪子之痛。但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玩水,不論是泡在浴缸里或游泳池里,他們都會表現的很興奮。俗話說水火無情,意外無處不在。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孩子提高對水的警覺性。
即使孩子會游泳,但也無法保證其在水中的絕對安全。要知道淹死的都是會水的。所以只要有水的地方,絕對不可以讓孩子獨處。游泳的時候更是要不離左右。一定要告訴孩子玩水的安全規則
1.不要自己一個人去河邊玩耍。哪怕有幾個小朋友也要有大人的陪同。
2.不可在泳池邊、水塘邊、河邊、湖邊奔跑嬉戲,或者玩有輪子的玩具。
3.冬天不要在冰上玩耍。
4.不可頭朝下跳水。在游泳池里玩水時,只可以在淺水區玩。
5.在游泳池水里一定要在大人的視線里玩耍。
第四,鋒利尖銳的東西。
孩子們在玩耍的時候,會經常被一些尖銳的東西劃破手指。所以我們大人一定要把這些東西放到孩子夠不著的地方。并告訴孩子你們太小,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厲害。讓他們少碰。有些工具還是不可避免的會用到,要教他如何避免危險。要讓孩子知道寫字的時候鉛筆尖的一頭不要沖著別的小朋友臉;拿剪刀時應該刀尖朝下;拿著刀子等鋒利尖銳器物是不可以嬉戲打鬧。
第五有毒物品。
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種清潔用品以及滅蚊滅鼠藥,都含有很大的毒性。如果孩子不小心誤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因為孩子體積小,器官發展尚未成熟,抵抗力弱。只要接觸到少量的這些東西,便會引起明顯的不適反應。
凡是家里有不適合幼兒接觸的清潔劑、藥品、酒精、飲料等都要妥善保管,千萬不要讓孩子有機會拿到,而且在日常中要不斷對他重復叮囑,直到孩子能牢記為止。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在教育和看護孩子的時候千萬馬虎不得,希望這篇文章對廣大家長朋友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