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帶叛逆女兒體驗生活,13歲女孩荒島求生兩天崩潰(女孩因叛逆被父母帶至荒島求生 2天后崩潰)
近日,一名13歲女孩在荒島上向漁民崩潰哭訴求救的視頻在網上迅速傳播,女孩哭著說:“我真的受不了,他就逼近我們一直荒島求生,我們只有水和壓縮餅干,連火都升不起來。”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原來,女孩口中的“他”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孩子的父母稱自己的女兒今年13歲,去年9月份就已經輟學在家,每天在家連樓都不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心理上有些問題,行為上也特別叛逆,就是想讓她來這里鍛煉鍛煉能力。
而女孩荒島求生的島系山東威海乳山市竹島,此島距離岸邊約為一海里,島上不通水電,常年無人前往。女兒在荒島生存了兩天后崩潰并向漁民哭訴求救,最終漁民報警,解救人員向父母了解情況,父母表示:“孩子這兩天變化很大,她現在可以跟你們交流,以前根本做不到。以前根本不出門,而且覺得一出門到處都是危險。”最終民警對父母這種教育方法進行了批評教育,并表示:“既然我們上來了,你們這個項目就至此為止,人我們肯定會帶回去。”
首先,來解救13歲女孩的民警的表現贏得廣大網友的點贊,畢竟民警的行為保護了孩子,給了驚慌失措即將崩潰的孩子以溫暖和安全感,這對維護孩子的身心健康將起重要作用。
其次,父母的這種做法會對女孩造成什么影響呢?
從父母對女孩行為的描述來看,孩子長時間不下樓,對外界懷著深刻的恐懼感,這確實是一種心理問題,有可能上升為類似抑郁癥的心理疾病,而緩解孩子的心理疾病,不能采取這種過激性的刺激性行為,應該給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加強與孩子的有效溝通,重建孩子對自己和外界的信心。如果用這種過激的方式,有可能更加適得其反。
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類似這樣的場景——
媽媽暴怒著罵女兒:“你怎么去踩狗屎,臟死了!”
女兒一邊在草地上蹭鞋,一邊辯解道:“我沒看見。”
“你眼睛瞎啊,走路不看路嗎?”媽媽劈頭蓋臉,更加憤怒地指責。
女兒更加委屈:“你拉著我走,我就沒看見。”
“你永遠不認錯,總是找別人錯!”媽媽說著,重重給孩子一巴掌……
在某些父母眼里,孩子總是錯,總是不懂事,因為成年人以成年人的行為標準看待孩子,殊不知孩子畢竟是孩子,犯錯在所難免,成長過程中出現問題也在所難免,他們需要父母幫他一塊解決問題,而不是要父母利用孩子犯的錯,出現的問題來打壓孩子。
很多孩子在青春期到來之時,選擇不再與父母交流,很多父母感覺孩子不懂父母的心,養來養去養成仇人,養成白眼兒狼,但又有多少父母利用自己的特權,一味地凌駕在孩子的訴求之上,對孩子只有征服和訓導,沒有耐心傾聽孩子對愛、溫暖、安全感的呼喚。當孩子的心門關閉,很多不但不反思自己,反而認為是孩子心理有問題了。事實上,即使是孩子心理上出現問題,也是因為長期以來,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而造成問題沒有合理解決的往往是孩子父母本人。
小徐老師作為一線教師,并負責孩子的心理輔導工作,長期與心理有問題的接觸發現,每一個走在或抑郁、或焦躁、或暴力的心理問題邊緣的孩子,都有一個不能理解自己,正確幫孩子解決成長問題的父母。
《涼子訪談錄》中有一個叫昆鵬的男生,父親是軍人,小時候只要考不到100分,差幾分就結結實實挨幾棍子,不給孩子任何解釋的機會,有一次孩子試圖說服爸爸,稱:專家說了小時候被暴力對待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心態很容易崩潰。結果他的父親聽了后又對他進行了一頓暴打。結果孩子青春期時心態崩了,患上了嚴重的躁郁癥,無法與他人交流,自殘自虐,差點丟了小命,后來還是父母改變了自己,孩子才得到治愈。
總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孩子被保護的需求很少被滿足,如果孩子長期被父母傷害,且無法表達自己的憤怒,或者父母以更大的氣勢壓制孩子的需求及憤怒,不是用恰當的方式幫孩子分析溝通問題,而是指責孩子的問題,那么孩子就會壓抑自己的感受,最終出現自卑、恐懼、焦慮,對人際交流失去興趣等,久而久之,問題孩子就會出現。因此,希望每個父母多學一學與孩子的相處之道,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從小被溫柔以待,得到很好的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