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的背后,是因為家長忽視了這件事(孩子磨磨蹭蹭該反省的是父母)
疫情期間,親子矛盾問題成為讓無數父母崩潰至極的問題。朋友圈里,微信群里遍地都是家長渴望神獸回籠的吶喊。有的家長說:“孩子在家天天看電視,眼睛都要廢了。”有的家長說:“孩子在家天天打游戲,看見就生氣。”有的家長說:“明明三分鐘就完成的作業,孩子非要拖到半個小時才完成,簡直要把父母氣出心臟病……”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在眾多的抱怨聲中,孩子沉迷于手機或游戲是一大問題,另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就是孩子嚴重拖拉的問題。孩子為什么會拖拉?孩子為什么會磨蹭?這究竟是孩子的問題,還是家長的問題?今天曦曦媽就為大家分析分析——
(1)孩子拖拉的第一大原因:父母對孩子預期過高。
習慣性以一個成年人的心態,看待一個孩子的學習效率,這是很多家長的通病。
舉一個例子:18-9=( ),父母讀完題目之后,就能秒速給出正確答案,因為這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頻繁用到的簡單計算題。而對于幼兒園大班或者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這道題目就不是那么簡單了。首先,他們要學會分解,先把18分成10和8,然后再考慮8減9到底夠不夠,如果不夠再借10減9,算出得數為1之后,要加上沒有動過的8,才能得到最終的答案9。
如果孩子足夠熟練,做題的速度可能會快一些,但如果孩子不夠熟練,那么速度自然就會慢一些。可是此時站在身后的父母坐不住呀,他們總感覺孩子答題速度慢,是因為孩子故意磨蹭而導致的。殊不知,孩子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只不過是家長預期太高,所以才會對孩子產生嫌棄和抱怨罷了。
(2)孩子拖拉的第二大原因:父母忽視了孩子所遇到的困難。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就是急功近利的典范,不問緣由,只要孩子沒有達到自己想象的標準,就通通扣上一個拖拉磨蹭的標簽。
舉一個例子:一道語文看拼音寫詞語的題目,要求孩子寫出“沒有”的“有”字。首先,我們要知道記憶有一個遺忘規律,不是說老師或者家長教的所有知識,孩子都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復習沒有跟上,孩子有可能就會出現記憶模糊,甚至是一點印象都沒有的情況。
而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孩子往往就會借口上廁所、喝水等來給自己留出更多的思考時間;也可能一會兒撓撓頭,一會兒摳摳橡皮擦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焦慮。但這個時候,家長們往往受不了了,認為孩子就是不想寫作業,就是故意拖拉而造成的。
其實,孩子不是想拖拉,只不過是自己遇到了難題不知道怎么解答而已。對此,建議家長教會孩子如果遇到不會的題目,先留著,把能做的先做完,最后再思考難題,實在不會父母會給予引導,這樣一來問題就巧妙解決了。
(3)孩子拖拉的第三大原因:父母的干預,讓孩子沒了玩耍的期待。
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思想的影響,家長們習慣性占用孩子的時間,讓孩子感覺自己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舉一個例子:孩子放學回家后,先是完成了家庭作業,然后再完成父母安排的作業,最后還要完成補習班安排的作業。如果這些作業,通通完成之后,孩子就能夠自由安排自己的時間,孩子或許還有所期待。比如:我要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這樣我就可以和鄰居家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了。這個時候,孩子往往會約束自己,盡量更快地完成好作業。
而如果孩子把所有的作業都完成之后,得到的卻是家長那句——“走,陪我逛一下超市。”“你長時間寫作對視力影響很大,來我們一起看看窗外的風景……”當家長一而再再而三的占用了孩子本該屬于自己的那部分時間,孩子內心就會覺得沒有期待,因為自己早完成也好,晚完成也罷,反正都不能出去玩,反正都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我為什么要約束自己盡快完成呢?
對此,曦曦媽建議各位家長:首先,孩子每完成一項作業之后,給孩子預留一些休息時間,做好勞逸結合的問題。其次,孩子完成了所有功課之后,不要強勢的占有孩子的自由時間,給予孩子獨立安排的特權,不做過多的干涉。
(4)孩子拖拉的第四大原因:父母沒有幫助孩子做一份合理的計劃。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孩子學習也好,完成作業也罷,都是同樣的道理。
舉一個例子:明明根據孩子的當下水平,數學作業能夠在半個小時內完成的,但家長崇尚一切順其自然,對孩子不管不問,想著只要睡覺前能夠完成就行了。習慣了家長這種佛系心態,孩子自然就是一副為所欲為的狀態。高興的時候做兩道題目,心血來潮的時候又去玩一玩玩具,反正沒有家長做干涉,自己也就散漫慣了。
幫助孩子合理規劃時間,是每一個父母都必須重視起來的事情。比如,這30道數學計算題,以孩子當下的能力,大概多久能夠完成,首先家長心中要有數,然后提醒孩子應該在這個時間段保質保量地完成。再比如,每天多少時間起床,哪個時間該洗漱睡覺,家長都應該和孩子商議之后,做一個合理的計劃表貼在墻上,并監督孩子去執行。要不了幾天,孩子就習慣了這個作息時間,自然不會出現拖拉磨蹭的壞毛病了。
————————
很多家長說:“孩子拖拉不是病,拖拉起來真要命。”其實,孩子的拖拉都跟家長有著莫大的關系,以上四點曦曦媽希望所有的家長都能夠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