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孩子的謊言(如何面對孩子的撒謊)
在網上看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小故事。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說有個家長最近特別的煩惱,因為孩子學會撒謊了。
她問女兒刷牙沒,小朋友居然說刷過了!
她女兒養樂多,今年3歲,一雙眼睛大的呀,小動物一樣。
你問她叫什么名字啊,她很順溜地回答你:“我叫養樂多,酸酸甜甜就是我。”
“后來我發現她根本沒刷牙,她竟然會撒謊了!一個純真無邪的孩子跟我撒謊了呢!”這位家長苦惱地說。
類似一位家長,也特別的鬧心,她四年級的孩子沒有上進心,平時老師布置的作業也不完成,上課也不聽講,她一問學習的事情,孩子就撒謊,想知道應該怎么辦。
孩子們因為學習說謊,原因往往是怕挨打,尤其是考試沒有考好的時候。比如說小明吧,就對媽媽說:“媽媽,你聽!毛毛把成績單上的‘1 ’改成了‘5 ’,他媽媽正在狠狠罵他呢!”
“啊,那孩子真不像話,你可不是那種說謊的孩子。”“我才沒那么傻呢!我只改成了‘4 ’!”。
再一個說謊的情況,就是小孩子都愛說大話,雖然也是假的,但人們已經另有定義,叫吹牛。在生活里,你經常可以看到兩個小孩子對著吹,就像下面這兩只小麻雀一樣。
一只麻雀對小麻雀說:”我可厲害了什么動作我都可以做得出來像俯沖啊盤旋呀, 什么高難度的動作我不會呀?”
另一個小麻雀很是不服氣, 可一時又找不出什么好的法子要難為它. 恰好樹下有一個女屠夫正在切肉, 于是就說: 你不是厲害嗎? 那你有本事飛下去從屠夫手中弄塊肉上來嗎?
吹牛的小麻雀笑笑說小KS,于是一個俯沖飛到桌上叼了一塊肉就要飛上樹, 可一下子被屠夫抓了個正著。屠夫非常生氣便一根一根地拔大麻雀的毛,大麻雀只呼HELP,另一個小麻雀實在看不過去了, 一下子飛下去沖著屠夫的手就咬了一口, 屠夫手一疼便把麻雀放了。
吹牛的小麻雀拼命飛上樹來,另一只小麻雀說: 這下不吹牛了吧? 要不是我救你, 你早活不成了。可那只小麻雀說: 誰要你救我呀? 我正準備脫光了衣服跟他干呢。
但教育孩子不要說謊,真的是非常有難度,原因之一是大人也說謊。
說有一天,老李看到一群孩子圍著一只小狗,他問:“你們在干什么?”一個孩子說:“我們在比賽說謊話。誰的謊話說得最大,誰就能得到這只小狗。”老李說:“胡鬧!我像你們這個年紀時,從來沒有說過謊話。”那個孩子笑著說:“先生,你贏了,這只小狗是你的了。
大人說的謊言,往往是大人為上孩子不哭不鬧,順嘴瞎答應孩子,結果撂爪就忘,留給孩子的就是謊言;再一個,有時候孩子鬧的太厲害,也會順嘴嚇唬孩子,結果做不到,也變成了謊言。
有一戶人家住在山里,窗外總有狼來回的逡巡,找食物。這家有個幼兒,晚上總是哭鬧不睡覺。大人為哄孩子睡覺,就嚇唬孩子說:“快睡覺,再不睡覺,把你扔出去喂狼!”這匹狼可高興壞了,就蹲在他家的不動了。結果,孩子哭鬧了一晚上。窗口狼餓得眼睛發花了,搖擺著走向山里,回頭瞪著那家窗戶說:“這人啊說話真不算數!”
用狼或者兇狠的動物嚇唬孩子,讓孩子聽話,是家長最經常說的謊話。但和狼一樣,小孩子也不知道大人是在嚇唬人啊,所以容易讓孩子對于誠實產生懷疑,對說謊也有了自然的學習。
那么不能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教育孩子不說謊,只能是求助于故事了。但故事中也有不合適的內容。匹諾曹的故事本身就在撒謊。我的孩子開始聽了這個故事,開始嚇得他好幾天說話都小心翼翼,但有一天他說完一句話之后,突然跑進衛生間照鏡子。出來之后得意地對我說,我現在知道了,匹諾曹的故事是假的,我問,為什么啊?他說:我剛剛說過謊了,但鼻子也沒有變長啊!!!
所以教育孩子不要說謊的時候,我就換了下面的這個故事。
一次,兄對弟說:“你我得跳下清水河中,洗去謊言,才能做人。”于是哥哥暗里在懷中揣上一片牛肉后,先跳入水中,不大工夫,爬上岸來,嘴里嚼著什么。弟弟間道:“哥哥,你吃什么呀?”哥哥道:“我剛才到了水府,正碰上龍王設宴做壽,賞我一片牛脯。”弟弟趕緊投入水中,不想碰在石上,碰得頭破血流。哥哥問什么緣故,弟弟告訴他說,“你飽我受苦,冤我偷牛脯:說謊招惡報,當頭劈一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很多時候,父母的所作所為都成功折射在了孩子的心里。他們會很自然地按照父母的言行來為人處世。
高爾基說:“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這個是對孩子的要求,更是對家長的要求。
在做好自己的前提下,理智對待孩子的每一個謊言,不粗魯,不過分敏感和包裝,這樣,他們才有與復雜生活相抗的勇氣。
愿我們的孩子都能快樂地做自己,沒有謊言,無需偽裝!
我們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