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分懂事并不是好事(孩子成長得太順利并非好事結合自身實際談一談)
不懂事的孩子,往往和家長有很大的關系。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作者:夏橙媽咪
每個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有很大期許,希望孩子能夠乖巧、聽話、懂事,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如果能夠特別懂事,自己可以很省心,孩子也能夠養成很多好習慣。
如果孩子不懂事,可能會讓自己難堪,會出現很多負面的阻礙,影響孩子的成長。孩子平時懂不懂事,這和家長有著很大的關系,不過孩子如果太懂事,并不是一件好事。
太懂事的孩子
李女士是個30多歲的寶媽,她和自己的老公在小縣城上班和照顧孩子,為了給孩子最好的生活,他們兩個人一起約定,一定要為孩子未來而奮斗。李女士考到了事業單位,而他的老公則考到了一個邊遠地區的事業單位,李女士每月只能夠待在孩子身邊兩三天,其余的時間他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面。
因為父母無私的付出,孩子特別的懂事,什么事情都放在心上,而且不會打擾家長,完全不像別的孩子一樣愛撒嬌,正是他這種太懂事的行為,讓李女士特別的難過,他希望孩子能夠像別的孩子一樣,可以在家長面前撒嬌,把心里所想的東西和家長分享。
孩子之所以如此懂事,和這些因素有關系?
- 父母不經常在孩子身邊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父母經常不在他們身邊,孩子將會和老人一起生活,那么孩子會出現太過于懂事的情況,因為他知道父母很忙碌,不要小看了孩子,年紀雖然比較小,但其實他們心里面什么都懂。
孩子知道很多的事情,他能夠區分出來誰是自己家的親人,誰是自己家的朋友,面對老人的時候,孩子是很無奈的,因為他沒有辦法在老人面前撒嬌,長時間的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內心自然而然缺少了安全感。為了不讓父母討厭自己,他們必須學習著懂事、聽話,從而獲得父母給予的愛。
2. 父母的情緒太過于激動
父母的情緒過于激動或者暴躁的話,經常會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或者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他們會打罵孩子,喜怒不定的情緒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導致孩子越來越懂事。
雖然小孩子并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他們并不知道父母發脾氣真的原因是什么,他總會以為自己犯了錯誤,所以他們不會惹父母生氣,因此會表現得特別的乖巧,避免父母吵架。
3. 父母在他面前太過于強勢
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表現真的很強勢,希望孩子能夠服從于他們,而不是讓孩子有獨立的性格。但凡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他總是很生氣,并且想要糾正孩子,孩子肯定沒有辦法形成獨立的性格,而且也會越來越缺乏自我意識,慢慢的很服從父母,變得相當懂事。
家長如何和孩子溝通,才能保證孩子健健康康成長呢?
1. 用愛感動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重情感式的投入,用愛去感動孩子,多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誠,如果父母的工作實在是太忙了,不要完全的把孩子丟給老人,只要有空閑時間一定要陪伴在孩子左右。
可以采用固定的時間和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得到情感上的滿足,讓孩子知道,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了,但是依然深深地愛著自己。
2. 不要總是給孩子許諾
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我們不要對孩子輕易地許諾,因為你所說的話,孩子會很認真地記下,我們要和孩子在學習上達成一種共識,不合理的期待會讓孩子心里面很有壓力,當然家長不要總讓孩子去做一些不太符合實際情況的事情。如果家長總是過度要求,孩子肯定不敢直面的應對家長。
3. 時刻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態
家長應該明白,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一定要格外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提升孩子的滿足感,當孩子內心得到滿足之后,他會更加的獨立。
其實我們大家也都知道,孩子如果能夠找到一個切實可行的落腳點,才能夠真正的成長,如果孩子內心得不到家長重視,肯定對他以后的成長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不管這樣在什么時候,一定要注重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把懂事聽話放在第一位,要注意讓孩子和自己之間沒有代溝,成為他們的朋友,懂得孩子心里面的故事,幫助孩子積極的引導,正確的面對,只有抒發了孩子的情緒,在以后孩子才能夠更加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