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這幾天,孫楠潘蔚送孫楠與前妻所生的一雙兒女,到徐州“華夏學宮”讀書的新聞刷爆網絡。據說,這家學校收費不低,但是所學與義務教育不一致,而且還沒有辦學資質。但是潘蔚與前夫所生的孩子,卻被她安置在北京接受正規教育。
所以,網上就掀起一股譴責“后媽”熱潮,甚至還有網友說潘蔚就是現實版《知否》中的“小秦氏”,以讓繼子女學“孝道”而對他們進行“捧殺”、“養廢”。雖然網友的語言有些刻薄、犀利,但是也反映了“后媽難當”,以及大眾對后媽存在的一些偏見。
那么,后媽會真心對孩子好嗎?這個很難說。但是我們可以給那些做了繼父、后媽的家長提個醒,如果能如以下幾點這樣跟繼子女相處,彼此會少“生恨”。
除了買東西,還要注意溝通交流
有很多做了后媽的網友,都說自己是真心對繼子女好。比如,沒過門之前就開始給孩子買衣服、玩具、零食,有的還掏錢給孩子報興趣班。但就是這種盡最大努力的“討好”,還是捂不熱孩子的心。其實,這是她們只注重物質給予,而忽略了心理溝通。小孩子雖然容易被物質“收買”,但是他們也渴望獲得心靈上的關懷。畢竟,原生家庭母愛的缺失,會給他們心理上造成一些傷害,這不是簡單的物質就能彌補的。所以,建議做后媽的人,一定要注意在心理上關懷孩子,多注意跟孩子溝通交流。
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他親爸媽的不是
對于孩子來說,后媽就是外來的“入侵者”,身份很敏感。所以,作為孩子的后媽,寶媽們說話要隨時注意,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他親爸親媽的不是。說親爸的不是,雖然你們二婚夫妻感情好,感覺沒什么,但是孩子會覺得你對他爸不好。說親媽的不是,那你就是平時對孩子太好,也會被孩子認為是“惡毒的后媽”,所以何苦呢?
不說“壞話”,這種言語上的小心,不是虛偽,而是看清現實,考慮孩子的心理和自己的尷尬身份。畢竟,對孩子來說,后媽千好萬好,在他們內心深處還是親爸媽最好。即便親爸媽不好,孩子也不希望外人,包括對自己掏心掏肺的后媽來說他們。
對親子女和繼子女要一碗水端平
如果作為后媽,寶媽們自己有親生子女,不管是婚后再生的,還是與前夫生的,都要與繼子女一碗水端平。像潘蔚那樣,與前夫的女兒在北京正規學校讀書,與孫楠的繼子女在徐州沒教學資質的學校讀書,就算她是真心為兩個孩子好,也會被大眾解讀為“偏心”、“有心計”等。對于孫楠和潘蔚的行為,我們不做過多解讀,但是單從后媽對親子女和繼子女的態度上,真的要做到一碗水端平。日常生活中,最好買東西、獎懲、出去玩,都盡量照顧到每個孩子的心情。這一點雖然很難,但是作為后媽必須努力。
各位寶媽,你覺得后媽會真心對孩子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