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拖延,沒有時間觀念(如何改掉孩子拖拉沒有時間觀念的毛病)
孩子做事情三心二意,是很多家長很頭疼的事情。相信很多新手爸媽給自己有過這樣的心理疏導,“不生氣,不生氣,親生的,親生的。”
可是看見孩子寫作時,一會扣扣手指,一會摸摸鼻子,一會上廁所,一會喝口水。瞬間就會被氣得火冒三丈,小孩子喜歡拖延到底是怎么回事?
孩子為什么喜歡拖延?
1.時間計劃不明確
像毛毛一樣,很多孩子放學會先把玩放在首位,作業(yè)一般都是拖到不能再拖的程度,才開始胡亂寫一通。孩子作業(yè)寫得慢,甚至有些家長還幫忙。導致孩子更加沒有時間概念。
2.家長自身表率不夠
基本上有喜歡拖延的孩子,家里一定有喜歡拖延的父母。小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如果家長喜歡用拖延的方式去做事情,很可能導致孩子學習你的做事方式,最后導致拖延。
3.沒有時間觀念
由于年齡問題,一般小孩子都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情不會制定計劃,很多事都喜歡隨性而來,最后才會忙得不可開交。
3.惰性
惰性是所有人都會有的,包括小孩子。所以家長的督促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監(jiān)督不及時,孩子就養(yǎng)成了能拖一天就多一天的壞習慣。
4.不良的生活習慣
當然孩子喜歡拖延還會有其他別的因素,家長們要多注意觀察,找出合理的解決辦法,培養(yǎng)孩子慢慢地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先學后玩,習慣形成自然,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有拖延的毛病了。
兒童拖延癥背后的心理原因
孩子拖延的心理原因一般分為兩種
1.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世界里
小一點的孩子一般沒有生活規(guī)劃,都是喜歡什么事就沉浸在什么世界里,家長們可以多加引導即可。
2.都是用拖延來與父母作對
這是一種無聲的反抗。一般來說,愛拖延的孩子都有強勢的父母,喜歡強制孩子做事情,不允許反抗。孩子不敢直接反抗,就用磨磨蹭蹭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面對這樣的父母,糾正孩子的拖延習慣時,父母不要逼迫孩子,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來做,制定合理規(guī)劃,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如何改善孩子拖延情況?
一、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培養(yǎng)孩子一個良好的時間觀念是針對孩子拖延習慣最好的改善方法。做事情要有計劃。告訴孩子浪費時間,也就是浪費自己的興趣。幫助孩子制定行為計劃表,并且要積極遵守,引導孩子提高做事效率,讓孩子們懂得時間的可貴之處。
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父母要培養(yǎng)孩子自主獨立的能力,不要給孩子過分的依賴感,孩子的世界是由自己來創(chuàng)造的,作為家長要學會在小事兒上自己拿主意,讓孩子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應該做什么,同時也要學會為自己因為拖延而造成的后果承擔責任。這樣不僅讓孩子學會了改善拖延習慣,也讓孩子學會了成長和擔當。
三、家長要學會改變說話方式
想要幫助孩子改善拖延的習慣,家長要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無盡的,要學著跟孩子說一些正能量積極的話,不要總是貶損,批評,催促孩子,要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建設,調(diào)動孩子興趣,讓孩子積極出動的去面對事物,長此以往,將可以改善孩子拖延的習慣。
四、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希望。但是過高的要求就會給孩子帶來過大的壓力,小孩子年齡還小,承載巨大的生活壓力,會導致孩子規(guī)避面對一切,想要用拖延來獲取自己自由的時間,孩子的童年本應該是快樂的,家長們千萬不要強壓孩子們的自身發(fā)展,導致孩子們養(yǎng)成拖延的習慣。
五、注意孩子的飲食和睡眠時間
身體好才能精神好,精神好對各種事情才會有興趣,飲食營養(yǎng)的充足,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可以幫助孩子一天精力十足,做什么事情都會有勁頭,自然就不會養(yǎng)成拖延的自然精神十足,做什么都充滿勁頭,自然就不會養(yǎng)成拖延的毛病啦。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心理發(fā)展過程,并不能說孩子慢就是說明孩子有拖延癥。家長們要學會遵循孩子的內(nèi)心,了解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拖延,針對性改善,家長們要做到有耐心,有責任心,每個孩子其實都像一個“小蝸牛”,雖然背著厚厚的殼兒,看起來走得很慢很慢。
但是,他們總會在我們不注意的時候,出乎我們的預料,只要方法掌握得對,相信我們的“小蝸牛”會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證明,我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