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阿姨在公園撿垃圾(一個小女孩在中心公園撿垃圾)
01
你遇到過垃圾人嗎?
前幾天陪女兒晨晨同學在家附近的公園里玩,不小心就和一個垃圾人交手了。
現在想起來,心里還有些慎得慌。
事情是這樣的。
晨晨在那種騎自行車的建設器材上玩,但由于她腿還不夠長,所以坐在上面是夠不到腳蹬子的。
我留意到,她先是站著蹬起來,然后在坐上去看著腳蹬子轉圈。
忽然有個小男孩,跑過來蹲在地方玩正在轉的腳蹬子。
我看到后,覺得這樣太危險了。
于是我走到他們跟前,對小男孩說:“小朋友,你這樣比較危險,容易撞著你,而且你也不太禮貌哦,因為姐姐先來玩的。”
結果沒等我說完,一個惡狠狠的聲音傳到了我的耳朵里:“這里有毒,我們快點離開,不能玩。”
我被驚到了。
抬頭一個,應該是小男孩的媽媽,一邊說一邊把蹲在地上的小男孩拽起來就走。
那種特別凜冽的眼神和極其有穿透力的聲音,我這會都能感覺慎得慌。
這還不算,她大概走出有20-30米遠,停了下來,對著我們這個方面,特別大聲的繼續說:“那里千萬不能去玩,那里有毒。”
說實話,我都沒有勇氣對視她的眼睛。
當時我真挺擔心她一激動,又跑回來和我吵架,我都不知道怎么收場。
當時有一瞬間我想起,如果是以前的我,早就給她懟回去了。
也不知道這是我的進步還是退步,反正近2年,我對人對事的態度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也許這就是成長大吧。
總之我內心很清楚,不想和她糾纏。
02
但我回頭看到晨晨同學,我想這個事她既然全程見證了,那我得和她聊一聊。不能當作什么都沒有發生。
于是我嘗試問她:“以前你碰到這種人,就任憑人家欺負你嗎?我覺得你應該主動和對方說出你的觀點。”
“我當他們是空氣。”晨晨同學頭都沒有抬,繼續玩那個腳蹬子。
好像剛才的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
我本想繼續引導她,然后看著她專注的玩著,我轉念一想,其實晨晨同學說的未嘗不對。
小男孩玩他的,并沒有干涉到晨晨,當一個人全然在當下的時候,本來就沒有任何人。
本來想給她上課的我,反而被上了一課。
其實看到那種場景,我怕最真實的心理感受是覺得小男孩欺負了晨晨同學,其實從晨晨同學的角度來看,壓根不存在。
而且不巧的是,小男孩的媽媽又是這么充滿戾氣的一人,如果最后真發生點什么,還這不值當。
按照晨晨同學的邏輯,當對方是空氣,專注玩自己的,要么兩人和諧相處,要么肯定是小男孩先走。
03
小男孩的媽媽就是屬于大家常說的“垃圾人”。
想來垃圾人大家都不陌生,不過現在又出現了很多新型的垃圾人,就是他們不像垃圾人那樣鋒芒畢露,讓你一眼就看穿。
或許她就在你的朋友圈,整天發一些負面的信息,時不時就給你群發消息,卻從來沒有認真向你介紹過自己,更別說主動想要了解你。
亦或者就在你真實生活中,成天和你嘮叨一些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家長里短。自己一點都不成長,對別人家的事比誰都清楚。
還有可能是你自己,因為一些事開始抱怨,不再愿意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相比那些讓我們恨的牙癢癢的垃圾人,這類新型的垃圾人往往會對我們傷害更多,所以更值得警醒。
04
關于如何對待垃圾人,網絡上有特別多的方法。
其中在《垃圾車法則》這本書中,作者介紹的一種方法,剛好就是晨晨同學用的,那就是
遇到“垃圾人”就無視,干點別的,
過會忘掉就好。
忘掉等于沒發生!這樣對自己來說,收益是最大的!
我在網絡上看到一句話,說我們正常人遇到“垃圾人”,是不可以用正常方式去回擊和反應的。
其實和晨晨同學交流后,我覺得這句話不對,我們其實只要做到用正常方式去交流就好了。
比如對那個小男孩,本來晨晨和他就是各玩各的,是我以為小男孩欺負了晨晨。
如果不是我自以為是,文章開篇的那段對話壓根就不會出現。
很多時候,垃圾人也有可能是被我們激發的。
說到底,一切的根源還在于自己!
你在生活中有遇到垃圾人嗎?可以在留言區和我聊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