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父母面對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的叛逆與拒絕溝通,通常都會表現得很無助。家長們不知道自己作為孩子的父母,到底該如何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有句話這樣講,“家長與孩子之間擁有良好的溝通,是建立和諧親子關系的關鍵所在。”
因此,為了建立與青春期孩子之間的和諧親子關系,家長們在平時的溝通當中需要注意以下這三個方面:
一、學會傾聽
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與你分享的事情,并能給以肯定的眼神和適當的互動,孩子才會有興趣和你聊下去。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你非常關注他講的這些事情,你看到了他的情緒,也很樂意接受他的情緒上的波動。
這樣孩子就會逐漸放下心中的戒備,變得很愿意與自己的家長,分享他在成長中遇到的所有事情了。
二、贊同認可
對于孩子提出的問題和結果,并不是直接全面都否定掉,家長們要學著適當地認可之后,再進行循循善誘地理性分析,幫助孩子找出這些問題的真正癥結所在,不能以大人的思維方式去簡單粗暴地判斷孩子的所有問題。
家長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想問題。
家長只有真正地走進孩子的內心里,才能了解到孩子的真實心思,也才能對孩子遇到的問題做到有的放矢的幫助。

三、理性示弱
青春期的孩子普遍都較為敏感,家長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當中應該多注意觀察。當你感受到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很緊張時,要收斂自己的表達欲望,并且想辦法修復與孩子的關系。
當孩子的情緒爆發時,家長可以適度地示弱,并及時對孩子進行安撫。
青春期的孩子在遇到問題時,通常都會有自己的主張。家長應該對孩子的這些心理上的成長給予充分的理解與支持。
并且從側面去了解和幫助孩子的困難與需求,讓孩子感受到你對她始終如一的呵護與照顧,這樣孩子才會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更愿意去向自己的父母尋求幫助。這也為彼此之間的良好溝通,創造了更多的機會。
青春期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孩子們在這段成長過程中的所有變化,都是需要家長們給予理解和包容的。
我們要看到孩子在青春期情緒上的變化,并且讀懂孩子在這些情緒變化背后的真實原因與需求,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里去,才能和孩子始終都擁有良好的親子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