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拉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如何解決拖拉問題是很多寶媽的一大心病,我實操了一個非常有用的方法,帶你走出每天和孩子雞飛狗跳的日子。
我的兒子現在就讀二年級,明顯感覺二年級的孩子比一年級的孩子自主意識更強,他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不再受父母的任意擺布,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他會提出反抗,甚至直接不做。
家長和孩子每天就面臨雞飛狗跳的輔導之路,老媽被氣得半死,孩子被打得哇哇大哭,惡性循環。
那如何讓孩子自主完成他自己應該完成或者你想讓他完成的事情呢?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實操比較有效的方法。
這個方法就是利用一張魔法表,改變孩子的拖拉問題,讓他主動去完成他應該完成的事情。
但這張表一定要按照步驟設計,一旦步驟出錯,效果也會相差很多。
第一步,設計獎勵。這一步非常重要,一定要放在第一步,目的是激勵孩子,讓他保持開心愉快的心情來和我們一起設計這張表。
我們可以和孩子以聊天的方式交流探討他最近的心愿是什么?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最想得到的玩具是什么?通過聊天,掌握孩子的心愿,利用他的心愿來激勵他完成我們想讓他完成的事情。
設置一個長遠目標以及幾個短期目標,讓孩子更有完成的動力。
我們要以商量的語氣和他一起選擇一個他目前最想實現的理想,作為這張表格的最大心愿,然后再設置幾個短期目標。
第二步,設置事項。當孩子有了想實現的愿望之后,他就對設置需要完成的事項不會那么反感。
我們第一次設置事項時,盡量選擇孩子容易完成并且是孩子愿意完成的事,待他養成習慣后,我們再慢慢增加完成難度。
在設置事項時,我們也要和孩子商量哪些事應該做,為什么要做,而不是家長直接羅列上去,否則就會造成孩子不愿意去做這些事,也違背了我們設置這個表格的目的。
關鍵點:設置事項時,要明確執行標準,還要有激勵機制。
比如孩子主動完成,不要家長提醒和催促,可以加大獎勵;某些事項有完成難度,如果孩子完成了,也加大獎勵,以此激勵孩子主動積極地去完成,也加大孩子實現目標的可能性。
第三步,粗略統計每個事項的最大完成量,然后根據情況,設置一個最大目標實現值以及小目標實現值。開始幾次實現值一定不能設置太高,要讓孩子有99%的可能性實現心愿,否則開始時他就不能實現愿望,后面他就不會再愿意去做這些事了,一定要切記。
第四步,家長做好監督陪伴的作用。開始時,孩子不能做好時間安排,他總是想做更多的事,家長這個時候就要當好陪伴和提醒的作用。
比如:現在離睡覺時間還有10分鐘,孩子還想做需要時間很長的事情,這時家長就可以適時地提醒孩子,告訴他現在可以做那些事,需要的時間又短,獎勵也多的,給孩子提出建議。
然后每天睡覺前陪孩子統計這一天應該得到的獎勵,一項一項地打勾,這時孩子就非常有成就感,第二天他會更有動力做這些事。
方法對了,將會事倍功半。
方法錯了,則會事半功倍!
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自從有了孩子,每天都在和他斗智斗勇!
孩子沒有乖巧或者調皮,只要家長方法用對了,孩子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天使。
方法需要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去摸索、去試用,不斷調試、不斷改進。
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
更沒有一成不變的孩子。
你有沒有什么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治理孩子拖拉的問題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