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撒謊時,我一開始也不知道該怎么做。
我常用老一輩的方式去教育他,“你還知道說謊了呀,看我怎么收拾你!”
……
然后,我便一個人回到臥室,深深自責。“他還小,估計也不是有意的,可能是怕我吧”。
當他因為怕我而說的謊越來越多時,我開始意識到,我處理的方式出了問題,我需要改變。
我開始尋求幫助,刷短視頻、參加講座、閱讀書籍,和其他家長交流,總之,只要是教育相關的,我都試過。
可是,慢慢地我發現,他們教會了我為什么要這樣做,怎么做,可一到真正做的時候,我還是沒有一點點改變。
“沒辦法了,我肯定搞不定他了,我到底該怎么辦?”
一段時間的苦惱過后,我決定重新振作,因為我知道,能幫他的只有我了。不然,我怕以后再也沒有機會,一切都遲了。
當他又一次因為考試考砸,撒謊說卷子還沒有發下來的時候,我極力地控制自己,告訴自己,“這是我最后的機會,我要好好和他聊聊。”
我耐心地聽完了他的理由,隨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是怕爸爸吧?”他低著頭不說話,但我知道他聽進去了,于是我接著說。
“有時候,我確實很生氣,可是爸爸不知道怎么做,爸爸和你道歉。”他抬起頭驚恐地看著我,可能他從沒想過我會這樣說。
“可是我非常不喜歡你撒謊,每次聽到你說的那些理由,我都特別生氣。我更擔心你以后會因為撒謊而受到別人甚至是社會的懲罰。”
第一次,他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我怕你打我”。
“我知道,爸爸的方式不對,你肯定也不喜歡,但我沒有別的辦法”。
他呆呆地看著我,沒有說話。
“以后再碰到類似的情況,爸爸更希望你可以誠實地告訴我,這樣我才能幫到你,比起考試結果,我更擔心你因此而撒謊,這并不值得。因為,你并不是一個愛說謊的孩子”。
他點了點頭。
幾天后,我下班回到家,看到他在收拾地上打碎的碗,他迅速跑到沙發旁,握著拳頭,顯得很緊張。
我意識到,他可能又犯錯了,我提醒自己,要相信他。
于是,當他又開始準備撒謊時,我搶先說到:“別擔心,不用害怕,你可以先告訴爸爸發生了什么”。
他心里的石頭似乎一下子落了地。
“我剛…剛剛想給你拿吃飯的碗,但是,地板…太滑了,然后就…就摔倒了”。
他深深地低著頭,聲音也小的要湊近才聽得到,而他害怕的模樣讓我心里頭覺得特別虧欠。
我慶幸自己沒有第一時間罵他,不然,他的好心意就被我誤會了。
“謝謝崽崽,你真是一個體貼的好孩子”。
我把他抱在懷里,輕輕地拍了拍他,“沒有傷到手吧,給爸爸看看”。
“沒有”,“那就好,待會兒爸爸去收拾,你去沙發上玩吧”。
這一刻,我感覺到那個真實、好的他又回來了。
我開始思考,眼前的孩子,不就是我一手培養出來的嗎。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勢必都會經歷孩子撒謊的時候。怎樣做?確實需要點技巧。
一些家長跟我說,我參加了很多的教育講座,我也知道自己教育孩子的毛病,可方法就是用不對,也改不了。
上一秒,我們才學習了要耐心溝通,下一秒,我們可能就又暴跳如雷。
警告、懲罰、打罵成了最便利的辦法。
有沒有替代這些的方式呢?答案是一定的。
我想說的是,你其實跟我一樣,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它是改變的開始。而改變,需要時間,需要不斷地控制和實踐。
一個知識的掌握,一種技能的學習,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練習,知道并不代表做到,做到也不代表就有用。
在處理孩子撒謊的問題上,我繼續深入學習,我開始發現,這其中有一些我們可以用到的技巧。
面對孩子撒謊時,我們首先要明確表達自己不支持這樣做的態度,堅定自己的立場。其次,適當安撫,讓孩子有安全感,從而不會感到害怕。再者,要告訴孩子自己對他們有非常好的期望,期望可以引導方向。最后,要提供方法,告訴孩子能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
“你因為考試成績不好就要撒謊,我太生氣了,我絕不支持這樣做。希望以后你能如實告訴我,這樣我才能幫你,我相信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所以,以后再有類似的事,你要么如實告訴我,要么就想辦法做好。不管是哪一種,我都可以接受,但一定不是謊言”。
每一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嘗試,找到更好的管教方法。
最后,祝愿大家找到對的育兒方法。
孩子撒謊的時候,你有什么好的處理方式呢?
讓我們一起學習,做更懂孩子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