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网av,国产经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21页在线看,国产免费区一区二区三视频免费

孩子撒謊說作業寫完了沒寫完怎么處理(孩子撒謊說作業寫完了,怎么跟老師說)

面對孩子撒謊,你會怎么做?

南京一名10歲女孩,在路上與媽媽發生爭執后,被扔在地鐵站。

據了解,女孩學習態度不認真,成績也有所下滑。更讓媽媽生氣的是,女兒不寫作業,還總撒謊說自己寫好了

“你看她很可憐嗎,其實她一點都不可憐!”

“一個學期沒寫作業,總會撒謊說寫完了,關她幾天知道社會的險惡。”

“你永遠不知道她說的哪一句是真話,哪一句是假話。”

相信作為父母,難免會遇到以下幾種情景:

當你發現臥室的墻上全都是孩子亂涂亂畫時,他們卻說是不在家的爸爸畫的;

他們白天在家各種鬧騰,結果當你問他們在家有沒有好好聽話時,他們卻說自己很乖;

當他們把家里的東西弄壞時,會推脫說不知道、沒動過;

當你問他們書包里的玩具是哪里來的時候,其實是他們不經過他人同意帶回來的,卻說是對方送自己的禮物;

還有各種五花八門的謊話……

那個不誠實的孩子,真就是個壞孩子嗎?

今天我們來看看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兒童說謊行為專家維多利亞·塔爾瓦關于“孩子撒謊”的3個實驗故事,背后真相引人深思……

1

說謊是孩子心理發展

一個重要里程碑

塔爾瓦找了一群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進行測謊試驗,他告訴孩子們,接下來要玩一個猜玩具游戲。

孩子們一字排開面對墻壁,塔爾瓦在他們身后用玩具發聲,孩子們需要猜測塔爾瓦拿的是什么玩具,如果能答對3次,那就能得到獎品

前兩次的發聲玩具很簡單,孩子們很輕松就能回答出來,可第三個玩具,塔爾瓦把一個球放在一張可以播放音樂的生日卡片上面,故意為難孩子。

隨后塔爾瓦假裝離場,臨走前告訴孩子們不許偷看。但他剛離開,孩子們為了知道答案,陸陸續續地都回頭看了,一舉一動都被房間里的攝像頭記錄了下來。

塔爾瓦回房間前,也弄出了一些聲響,好讓孩子們察覺到。最后第三道題孩子們都順利“答”出來了。

接著,塔瓦爾詢問孩子們是否有趁他不在偷看答案,孩子們的反應是——3歲的孩子會立刻承認偷看,部分4歲的孩子會隱瞞偷看的事實,而6歲及以上的孩子,95%都選擇了說謊。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

撒謊的傾向是一種成長的自然傾向,它是自發的、普遍的,是孩子自我中心思維的基本組成部分。

當一個孩子開始會說謊,預示著TA自我意識的覺醒,而這種覺醒就包含了TA對別人想法的認識。

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中心的李康團隊,也曾進行過一次類似的實驗,在全球范圍內測試了1200 名2~7歲兒童的撒謊問題,這些孩子們來自于不同的國家、家庭和成長環境。

測試結果和塔爾瓦的實驗結果類似,隨著兒童年齡的增加,撒謊的比例也會相應的增加:2歲孩子中30%會撒謊;到了3歲撒謊率達到50%,4歲時達到90%,7歲時達到100%。

李康教授后來在《兒童為什么撒謊》演講中提到:說謊并不是一件壞事。

說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你得有一定的詞匯儲備, 同時還得有組織語言的能力,如果連話都說不清,更不用提說謊了。第二,得有大量的記憶,因為他得區分什么是自己知道的,什么是對方不知道的,只有找到對方不知道的內容,謊言才能繼續下去。第三,得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就是得要控制好自己的表情、神態和情緒,越是隱藏的好就越不容易被發現。

客觀來看,說謊是孩子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也是孩子趨利避害的本能選擇。

2

引導or懲罰

結果有什么不同

《兒童行為心理學》一書中認為:

學齡前會撒謊的孩子,是因為沒有明確的道德觀、是非觀,在孩子的世界里認為自己舒服、高興就是對的。

之前和一個朋友家5歲的小男孩玩,他舉著一個小汽車跟我吹牛:你看這個好玩吧?像這樣的汽車我家里還有幾百萬個,別的小朋友都羨慕他……

對于這些腦洞里天馬行動的孩子,不用去拆穿,欣賞他們就好。

7至8歲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澳大利亞記者伊恩在《天生會撒謊》中提到:如果7歲以后的孩子依然愛說謊,說明TA的內心深感不安與恐懼。

在學齡后依舊愛說謊的孩子背后,都是什么在推波助瀾呢?塔爾瓦在西非的兩所幼兒園進行了偷看游戲2.0版。

兩所幼兒園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第一所幼兒園里體罰非常普遍,任何違反規章制度或者犯錯的孩子都將受到嚴厲的懲罰,比如孩子做錯功課或是忘了帶文具,就會被當眾體罰,甚至棍棒伺候;而另一所幼兒園里沒有體罰,管理主要采用“正面引導”的方式。

塔爾瓦對這兩所幼兒園的孩子分別進行偷看實驗,結果發現,在引導園里的孩子會在10秒內偷看,而懲罰園的孩子回頭偷看前等待的時間更長。

在詢問孩子是否有作弊偷看時,大部分懲罰園的孩子們都有一套完整的說辭,來掩飾自己的錯誤行為,并且說謊是面不改色。

總處于體罰制度下的孩子的心路歷程是:要是承認錯誤,就受到懲罰,那不如說謊,還能逃過一劫。

懲罰并不能將孩子的錯誤行為改正過來,罰得越厲害,孩子也越會說謊。

因此,責罵與懲罰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也不能幫助孩子走向誠實,相反會把TA逼向編造更多的謊言。

3

建立親子間的“誠信環境”

不能對說謊的孩子進行嚴苛的懲罰,也不能讓孩子有“說謊無罪”的思想,作為家長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塔爾瓦進行了偷看游戲3.0版,把孩子們分成兩組,分別給兩組孩子講不同的故事,一組是《狼來了》,另一組是《華盛頓和櫻桃樹》。

《狼來了》這個民間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淘氣的牧童三番兩次故意捉弄村民來救他,后來狼真的來了,可總是說謊的牧童早已失去信用,他和所有的羊都被狼吃掉了。

《華盛頓和櫻桃樹》是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少年時期的一則小故事,幼年華盛頓砍倒了家里的一棵櫻桃樹,父親發現后他向父親勇敢承認錯誤,最終因為他的誠實得到了父親的原諒和稱贊。

給兩組孩子講完不同的故事后,再對他們進行“偷看游戲”。

結果表明,聽完《狼來了》之后,孩子相較平時更容易說謊,而聽完《華盛頓和櫻桃樹》之后,50%~75%的孩子減少了說謊,很多孩子承認了自己偷看。

在對孩子的誠實教育上,這組實驗帶給大家什么啟示呢?

《狼來了》故事中放大了說謊將要付出的代價,嚴厲的懲罰威脅不僅僅會促使孩子撒謊,長期處于懲罰威脅下的孩子,從小就學會了如何編造完美的謊言來避免懲罰,說謊行為會變得更加厲害。

而《華盛頓和櫻桃樹》這個故事有正面效果是因為,孩子們認識到了誠實不會受罰,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能得到大人的理解

當我們幫助孩子享受誠實帶來的愉悅時,孩子就會更傾向于誠實;反之,如果強迫他們面對說謊的嚴厲后果時,孩子會想盡辦法編造更真實的謊言。

大人對孩子不同的回饋給予孩子的感受是不同的,帶來的教育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真正有效減少孩子說謊的方式,是建立起親子間的“誠實環境”,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TA誠實的肯定。

可以這樣告訴孩子:

“如果你偷看,我并不會生你氣,如果你說實話,我真的會高興。”

只有當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沒有負擔時,孩子才不需要編造謊言來掩飾自己。

教會孩子做個誠實善良的人很重要,對于孩子說謊這件事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在留言區跟我們分享討論!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日 上午6:11
下一篇 2022年5月2日 上午7:58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安县| 玉环县| 东阿县| 景泰县| 桂东县| 静宁县| 绍兴市| 社会| 隆安县| 盐池县| 安吉县| 黄山市| 安仁县| 和顺县| 大荔县| 清水河县| 安多县| 瓦房店市| 三门峡市| 浮山县| 报价| 仁化县| 关岭| 运城市| 桂平市| 沙坪坝区| 高邮市| 琼中| 高唐县| 阳江市| 营山县| 桃源县| 阳山县| 九龙城区| 武陟县| 革吉县| 汉中市| 福海县| 车致| 南丰县| 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