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東陽一名年僅12歲的女生
在某短視頻平臺上
遇上了個“網絡警察”
突然被告知自己的賬號涉嫌詐騙
心慌的她
聽從“網絡警察”的吩咐
開始了指定操作,結果……
近日,租住在東陽城區白云街道的小學生小花(化名)在住處刷短視頻時,突然有一個昵稱為“啊”的人給她點了贊并且還關注了她,她也同時關注了對方。
之后,“啊”就開始用文字跟小花聊天,過了一會兒,小花收到了“啊”發來的一張“警官證”照片,照片顯示“啊”是一個姓朱的網絡警察,照片上還附有他的警號。看到這個證件照片之后,小花確信了對方真的是個警察。
緊接著,“朱警官”和小花開始進行語音聊天,“朱警官”告訴小花說,有人舉報她的賬號在騙錢,讓她積極配合調查,及時把事情搞清楚,不然的話后果自負。
“當時我就有點慌了,因為之前也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就解釋自己沒有騙過其他人。”小花說,她當時的反應就是要聽“朱警官”的話,按照“朱警官”說的做,否則警察可能會找上門。
接下來,小花毫無懸念地上了騙子的當,開始按照“朱警官”的吩咐進行指定操作,最終取來了父親的手機,往自己的微信錢包里充值了1000元錢,并通過“朱警官”發來的一個二維碼,進入了一個微信群,在群內發了單個金額為79元的6個紅包“配合調查”。
實際上,“朱警官”讓小花拿家長手機的那刻,小花還是有所警覺的,但年紀輕輕的她哪里是騙子的對手:“家里人也和我說過不能用他們的手機,特別是操作與錢有關的事情,可‘警察’說這個只是配合調查,只要按照步驟操作就沒有事情了,不會把爸爸的錢轉走的,還說如果是詐騙早就把我的錢轉走了,我就相信了。”小花說。
小花按要求操作了一波發紅包之后,“朱警官”要求她將微信群及平臺上的所有聊天記錄全部刪除,稱如果不刪掉后果自負,已經慌了神的她又一次選擇了相信。
那時的小花還想著“朱警官”會把錢退回來:“我知道爸爸那些錢被轉走了,問他什么時候返還給我,他說在第二天凌晨0時之前就會把錢退還,還說要做一個實驗,叫我把他拉黑掉。”
天真的小花一直等到第二天上午10點多,可還是不見“朱警官”退錢,就去聯系了對方,發現對方早就將她拉黑了,意識到不對勁的她連忙將此事告訴了自己的家人,才確信自己被騙了。
警方提醒
此類騙局大多瞄中了未成年人下手,一方面是因為未成年人在家期間經常會使用家長手機,因此很容易給騙子下手的機會。其次是由于未成年人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識,很容易輕信他人,落入騙局。
一方面,對孩子的防騙教育十分重要,要讓孩子們在潛意識中警惕任何網絡上的陌生人,對網上所有主動接近的人打一個問號,慢慢地形成風險意識。
另一方面,家長們要做好自身手機支付的安全措施,設置相對安全性更高的支付密碼,不要輕易告知孩子手機支付密碼、銀行支付密碼等重要信息,告訴他們不要盲目掃描二維碼,更不要隨便點擊陌生的鏈接,以防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