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近來非常苦惱,她的兒子現(xiàn)在三歲半,出現(xiàn)了尿尿焦慮。只要晚上臨睡覺,就很緊張,總感覺自己想要尿尿,但是同事抱他去廁所時,又尿不出來。反反復復,同事都要被折磨瘋了。同事在想要不要帶孩子去看醫(yī)生。
辦公室有經(jīng)驗的老師就安慰同事說,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能是孩子在幼兒園缺少了母親的幫助導致的焦慮,這不是生理問題,而是心理問題,不要太緊張,自然度過,孩子慢慢就沒有這方面困擾了。
三歲其實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孩子在3歲半之后,將會遇到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從小天使一下子變成小惡魔。其次,三歲是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不可錯過的一年,也是孩子社交啟蒙的一年。既然三歲對孩子這么重要,那么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美國路易斯·埃姆斯寫了一本書,叫《你的3歲孩子》,不僅介紹了三歲孩子的發(fā)展特點,而且介紹了很多家長引導的方法。
一.3歲半孩子的發(fā)展特征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們分析了從1歲到3歲之間孩子的特質(zhì),每個年齡段都可以分成前后期,前期孩子可能溫順可愛,后期變得麻煩不斷,3歲這個年齡段也是一樣,3歲到3歲半,孩子快樂而友善,但是3歲半到4歲之間,孩子將經(jīng)歷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既然3歲到3歲半之間,孩子表現(xiàn)的就像天使一樣,那么今天這篇文章的重點,就放在3歲半到4歲之間。
大部分的孩子到3歲的時候,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會進入一個穩(wěn)定期。小姑子家的女兒2歲半了,已經(jīng)有了自我意識,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不要”“不”。雖然有的時候也被她弄得哭笑不得,但是我知道,等孩子進入3歲的時候,她的情緒就會穩(wěn)定下來。3歲的孩子開始有了合作意識,此時的他們,歡樂而穩(wěn)定,喜歡接受和分享。在幼兒園里,他們開始交朋友,大家平等的互動游戲,也可能為了一個小玩具,而學會了一定的社交技巧。
但是到了3歲半,事情開始發(fā)生變化,很多父母可能驚訝的發(fā)現(xiàn),孩子什么時候從小天使變成小惡魔了呢?這個時候的他們,開始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麻煩。
1.從合作走向抗爭
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同事就遇到了這個問題:年前,同事帶著3歲半的兒子去上英語早教課,兒子突然尿急,同事就帶兒子去大廈的衛(wèi)生間上廁所,給兒子擦完屁屁后,同事的兒子非要用廁所的水洗屁屁,同事不愿意,這時候驚人的一幕出現(xiàn)了,之間她兒子嚎啕大哭,直接趴到衛(wèi)生間不起來,同事勸了半天也沒有效果,氣的同事直接打開門抬腿就走。她兒子就抱著同事的腿,趴在地上,被同事拖出了衛(wèi)生間。
后來英語課也沒上成,直接回家洗澡換衣服了。后來同事分析到,肯定是自己的行為觸碰了她兒子的秩序規(guī)則,才會這樣,所以也沒打他。但是就和這件小事一樣,很多微不足道的事,包括穿衣吃飯上廁所睡覺等,都會成為孩子和父母對抗的原因。而且父母怎么哄都沒有辦法。
究其原因只有兩點:1.孩子故意和父母作對2.孩子快四歲了,父母對孩子的認知和孩子對自己的認知出現(xiàn)了偏差。
2.時常變卦,沒有定性
經(jīng)常在群里看到寶媽吐槽自己的孩子:
- 剛剛和你說他想去外面玩,但是走到半路就想回家,而且要你抱著回家!
- 家里來了親戚,讓孩子表演一首歌,孩子躲在家長身后很羞澀,結(jié)果和客人準備談正事的時候,他又非要大人中斷對話,來看他表演!
這是三歲半孩子的一個發(fā)展特征,可能一會兒東,一會兒西,沒有定性,時常變卦。作者建議,在這個年齡段,父母出門還是不要帶孩子了,否則在路上會有無窮無盡的麻煩。為什么這個時期的孩子會表現(xiàn)出情緒的不穩(wěn)定呢?
原因就在于,他們一方面對這個世界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又想支配外在的世界。
3.語言能力迅速發(fā)展
3歲半的孩子情緒不穩(wěn)定,但是這段時間也是發(fā)展迅速的時期,尤其是先前可能發(fā)育有些遲緩的孩子,到了3歲半會趕上、甚至是趕超同齡孩子。在語言能力方面,3歲半的孩子不僅學會了更多的詞匯,而且發(fā)現(xiàn)了語言溝通的真正意義。所以這段時間和孩子溝通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4.男孩可能出現(xiàn)戀母情節(jié)
雖然同事的兒子,有時讓同事頭疼不已,但是在孩子安靜下來,共享親子時光的時候,卻是一個情話不斷的小暖男。有一次,同事的兒子再一次口出驚人,說:“爸爸,你走開,媽媽是我的老婆”然后又對同事真誠地說:“媽媽,以后我要給你買漂亮的珠寶,讓媽媽變得更漂亮。”
孩子其實還沒有完全搞清楚“老婆”這個概念,想表達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媽媽是我的”這種戀母情節(jié)很有意思,通常出現(xiàn)在3歲半這個時期。
5.可能出現(xiàn)行為倒退
就和同事一開始遇到的孩子尿尿的問題,3歲半的孩子還可能突然變得口吃,斗雞眼,走路不平衡容易摔倒等情況。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去醫(yī)院,就是很自然等孩子度過就好了。心理學家說,這是很正常的行為倒退。就好像汽車在坡道上起步,球員想要射出一個遠球一樣,先要后退一點,才能更好的進步。這不是什么大問題,家長不要過分擔心,更不要把自己的焦慮轉(zhuǎn)移到孩子身上。
如果這個時候,家里生了二胎,3歲半的孩子甚至要求父母將自己裹在襁褓里,或者重新穿上尿不濕,這只是想引起家長的重視,希望被平等對待罷了。家長要注意正確引導。
二.5種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的黃金時間
到了三歲半的時候,父母可能會開始挑選很多課外興趣班了,特別期望孩子能早點學會認字,數(shù)數(shù),甚至是英語等等。但其實,想要開發(fā)孩子的智力和潛力,不是簡單的要求孩子多背多讀就行,最重要的,依然是學會觀察孩子,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父母在陪伴的過程中,和孩子多對話,耐心聽,帶孩子觀察世界。這個時期,孩子的5種能力都在飛速發(fā)展,尤其是創(chuàng)造力,更是開發(fā)的黃金時間。
1.時空概念
3歲之前,孩子都生活在當下,對“過去”和“未來”的感知不強,但是到3歲之后,孩子就開始區(qū)分過去和未來的事情。到了3歲半,孩子對“過去”“現(xiàn)在”“未來”會有更加豐富的表達方式。比如說:
“爸爸快吃飯,已經(jīng)很久了哦”
“我先去吃飯,再去喝水”
“等我把小火車擦好,再拿給你玩”
如果你問他吃飯喝水的時間,大部分孩子都能正確的說出來。家長在幫助孩子理解時間這種抽象的概念時,可以幫助孩子具體化,形象化,比如說“外面的葉子黃了,就是秋天了”“太陽正在頭頂,現(xiàn)在是中午”,還可以用在紙上畫格子的方式把看不見的時間變成看得見的。
三歲半的孩子空間概念也會更強,更具體。這個時期的能夠根據(jù)大人的指令將物品放在上面或者下面,他們還能辨別一些簡單的圖形。如果這個時期,有些孩子空間概念不強,家長一定要注意引導和補救,否則后果很嚴重。
2.數(shù)的概念
大多數(shù)的孩子從三歲開始,就可以從1數(shù)到2了,當然不同的孩子發(fā)展情況不一樣,有的孩子可能數(shù)到更多。
3.幽默感
我家女兒兩歲半,有一天,我給女兒拿橙子吃,但是突然腳滑了一下,身體不穩(wěn)差點摔倒,結(jié)果女兒突然大笑起來,笑的前仰后合,開心的不得了。這并不是幸災樂禍,而是孩子最初的幽默感形成期。2歲孩子在遇到意外和惡作劇時,會哈哈大笑。而到了三歲,孩子可能會玩些小把戲,或者自己編一些奇怪的句子“飛機在海里跑”,這種不可能發(fā)生的場景,會讓孩子覺得很滑稽。
到了三歲半,孩子的幽默感體現(xiàn)在:
不相符的行為,比如歪著身體走路
裝瘋賣傻,大叫嚇人一跳
暴力行為,比如說故意推到擺好的東西
荒唐的故事
4.編說故事能力
現(xiàn)在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買繪本,我們說同樣一本繪本,給孩子講述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對于低齡的幼兒,家長要表演式的講解,配以夸張的聲音和動作,但是當孩子大了之后,給孩子講故事就不僅局限在父母講了。到了3歲的時候,孩子開始喜歡講故事,聽孩子講故事,是很好的了解孩子的途徑。
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87%的男孩和67%的女孩的故事里,都會出現(xiàn)暴力因素。女孩講的更多是對人的傷害,男孩的故事出現(xiàn)的更多是意外事件。到了3歲半,暴力因素依然存在,但是在女孩的故事里,暴力體現(xiàn)在弄壞東西和摔倒,而男孩的故事則是欺負別人和破壞物品。除了“暴力”外,“自我保護”現(xiàn)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家長在聽孩子的故事時,可以嘗試多問“然后呢?”“為什么呢?”“他還有別的交通工具嗎?”幫助孩子開發(fā)想象力,以及培養(yǎng)一定的邏輯能力。
5.創(chuàng)造力
同事和我說,他家兒子真是家里的破壞大王,有一次直接用玩具錘子把玩具敲碎了,還把兩個敲碎的玩具拼到一起。其實這種破壞力和“暴力”背后,也是孩子對世界的探索,包括前面的編寫故事,都是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xiàn)。
3歲半是開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黃金時期,家長一定不能錯過。當然,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不一定需要很貴的玩具,心理學家建議,父母讓孩子編故事,畫畫,玩橡皮泥都是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好方法。孩子有可能用最簡單的材料,創(chuàng)造一件非凡的藝術品。
同事給孩子報名了一個繪畫興趣班,這件興趣班的價格不菲,甚至超出同事家所在區(qū)域繪畫班平均價格兩三倍。同事和老師簡單交流之后,果斷把娃送去了。老師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建議學素描水彩兒童畫,這會極大的影響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我們只需要讓孩子認識到不同的畫材及其特點,盡情的讓孩子去創(chuàng)造。
如果沒有教育理念先進的老師,父母也不妨做一個有創(chuàng)造力的父母,比如說故事不講完,讓孩子去編故事,或者收集一些有趣的圖片,讓孩子去想象圖片的故事,甚至可以開發(fā)孩子的多感官,讓孩子在袋子里摸東西,才出名稱。花花草草,小動物,郊外游玩,這些都能很好的開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三.教養(yǎng)3歲半孩子的實用方法
3歲半到4歲的孩子,相較于3歲到3歲半的孩子,可能遇到種種麻煩,但是不要擔心,孩子就是在穩(wěn)定和不穩(wěn)定的交替中,螺旋上升成長的。那么,對待3歲半的孩子,我們究竟該怎么辦呢?心理學家給了如下建議:
1.轉(zhuǎn)移注意力:減少和孩子的對抗,當孩子糾結(jié)于某一件事時,不妨轉(zhuǎn)移孩子注意力,化解矛盾,強硬的對抗,尤其是打罵孩子,會影響親子關系。
2.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家長要注意觀察,對于行動力較弱的孩子,家長要鼓勵孩子動起來,對于適應力差的孩子,不要強硬地讓孩子適應外界,相反的,要給孩子一個穩(wěn)定的環(huán)境,這是孩子自信心最初的來源。對于要求完美的孩子,多鼓勵孩子嘗試。
3.引導社交:3歲是孩子社交的啟蒙期,也是孩子在幼兒園交朋友的重要時期,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的社交,多觀察,看看孩子有沒有孤立別人,或者被別人孤立的情況,這對孩子以后的發(fā)展很重要。
4.讓孩子多贏:父母在和孩子玩游戲的時候,要注意,讓孩子多贏,這樣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可以讓孩子適當?shù)妮敚尯⒆痈兄螒虻妮斱A和規(guī)則,但是一定是要孩子贏得多。
5.了解和尊重:這點其實是最重要的。《了解你的孩子》這本書里,史黛拉·翟斯博士說:“家長們可以從很多角度來觀察、判斷孩子的個性,比如運動量,規(guī)律性,適應力,反應速度和程度,情緒的變化,堅持度和注意力分散度,等等。”
每個孩子的性格,愛好,氣質(zhì)都不一樣,我們的文章只能從整理上給出描述,但是孩子還是具有個體差異性的,所以最重要的,是家長能夠觀察和分析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了解她的特點,有針對性的改善不合理的行為,而不是強求孩子成長,灌輸知識,讓孩子按照量表的要求來成長。這樣事情就會變得簡單,也快樂的多。
紀伯倫說過,孩子是飛翔的箭,家長是穩(wěn)定的弓。《你的3歲孩子》作者路易斯·埃姆斯建議我們觀察孩子,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希望我們作為家長,都能夠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助力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