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家長碰到過這樣的情況?某一天,你突然知道孩子會說臟話了。“去你的”、“他媽的”、“王八蛋”,當孩子用帶著稚氣的聲音對你說出這樣的語言時,作為家長是不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呢?由于受周圍環境的不良環境,加上孩子具有喜歡模仿的天性,所以在幼兒學習語言過程中這樣的現象并不少見。但是,如果長期縱容孩子說粗話臟話,就會損害到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父母有必要對這個問題引起重視。
為什么孩子愛說臟話?
1、“我”善于模仿
孩子都有很強的模仿力,看到什么就會模仿什么,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如果父母、同伴或是影視節目里有不好的語言,這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
2、“我”緩解壓力的方法
孩子與他人發生沖突或者愿望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可能也會用說臟話的方式來發泄心中的情緒,以舒緩自己的壓力。
3、父母對“我”的強化記憶
孩子有時也許是出于好奇才會說出臟話,其實他們本身并不了解是什么意思。如果年齡小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父母可能會覺得好玩,甚至會哈哈一笑,不以為然;如果年齡大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父母則會生氣,訓斥孩子,甚至暴力相加。不管是哪種原因,父母的反應都會為孩子說臟話的行為進行了強化記憶。
那該怎么做防止孩子說臟話行為
創造一個文明的語言環境
如果家長說話粗俗,滿口臟字,這就很容易使孩子去模仿。因此,家長應該提高自身的修養,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此外,家長還應該有目的地篩選影視作品,讓孩子結交語言文明的小伙伴,盡可能杜絕孩子學臟話的渠道。
避免強化孩子說臟話
在孩子剛剛說臟話的時候,往往只是一味地模仿,根本弄不清楚這些話的含義。這時,如果家長覺得有趣或是表現出過度緊張或氣憤的樣子,孩子可能會誤以為臟話是一種很有趣或是很特別的話語,從而重復地練習與模仿。此刻,家長應該做的,就是盡量保持平靜,讓孩子覺得臟話跟其他平常的話語沒什么差別。一旦孩子覺得這樣的話語不能引起別人的注意,他們就覺得索然無味,不會再去故意模仿這些詞匯了。
用恰當的話語表達內心感受
家長想引導孩子用文明的話語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先要教會孩子使用適當的語言,比如,“請你走開”、“你不講道理,我很不高興”等。這樣,孩子在處理矛盾時就會掌握更多的文明用語。
懲罰明知故犯的行為
當孩子總是故意在說一些粗話,并且在家長多次解釋和勸告都無濟于事的情況下,父母應該立即采用一些措施來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如合理地剝奪孩子看動畫片或去游樂園玩的權利等,使孩子深刻地認識到說臟話會給自己帶來的不良后果,從而達到改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