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是天真無邪的小寶貝,可是當他們無理取鬧起來時,家長們也著實為此而感到頭疼。隨著小家伙一點一點長大,他們見識的多了,內心的想法也更豐富了,這時候父母的管教也隨之變得越發難以實現了。
如今很多父母放棄了比較過激的打罵教育,開始喜歡對孩子講道理,可是很多時候父母們常會被自己的道理說得很動容,而殊不知對面的小家伙早就已經神游千里之外了。
孩子不愿意寫作業,寶媽沒有講道理反而爽快同意了,一個小時后反轉了
此前在網上有這樣一段家庭視頻,在視頻中兩個小男孩正在寫作業,可是寫著寫著哥哥就有些不耐煩了,于是他便偷偷地玩起了玩具。不多一會兒哥哥的偷懶就被媽媽發現了,媽媽當即催促了幾句,可是哥哥并不以為然地說道,“我不想上學了,讀書沒意思!”
聽到孩子這樣說后,媽媽并沒有勉強哥哥繼續寫作業,而是提出,”你現在不學習,以后就只能靠出賣體力掙錢。”
隨后媽媽拿出了自己工廠里工人們工作用的擰螺絲的小機器,然后指著機器說道,“如果你能夠堅持工作兩個小時,那我就允許你不寫作業,以后你就能以擰螺絲釘為生了。
哥哥一聽很是開心,當即撂下了筆表示自己喜歡擰螺絲釘。一旁的弟弟看到哥哥可以不用寫作業了,心思也有一些動搖。
就這樣哥哥賣力地擰起了螺絲釘,一開始哥哥還很開心,覺得這項工作很簡單。可是半個小時過去后,哥哥便覺得有些累了,小臉也被弄得滿是油污。
不過哥哥并沒有放棄,隨后又堅持了一刻鐘的時間。這時候哥哥不僅擰螺絲釘的速度慢了,整個人也變得疲憊不堪。最后好不容易堅持了一個小時的他實在是擰不動了!
看到媽媽正坐在一旁喝茶,哥哥忍不住投降了!“媽媽,我還是上學吧,寫作業比擰螺絲釘輕松多了!”一旁看熱鬧的弟弟看到哥哥妥協了之后,也收起了自己不想寫作業的小心思。
看得出來,視頻中媽媽的做法實在是太有智慧了,面對孩子不愿意寫作業的教育窘境,她沒有選擇和孩子講道理,而是讓孩子在親身體驗中改變自己的想法。顯然這要比講道理有用的多。
為什么講道理的方式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不奏效?
1.被負面情緒裹挾的孩子聽不懂道理
當孩子的情緒崩潰時,父母的道理根本到達不了孩子的大腦,更激發不了孩子的思考,孩子沉浸在消極的情緒之中根本聽不見父母的話。就像孫儷說的那樣,當孩子被負面情緒所包圍時,他們所需要的不是父母的道理,而只是一個簡單的擁抱。
2.不接地氣的道理會讓孩子聽不明白
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道理可以說是信手拈來,顯然,這些大道理正確得無可挑剔,而且家長們甚至還會被自己講出來的道理所感動。但是不得不說這樣不接地氣的道理根本無法對孩子有所觸動,因為孩子根本就聽不明白。
3.老生常談的道理得不到孩子的反饋
當父母把一個道理反反復復的講給孩子聽時,很有可能會慢慢地消磨掉孩子的耐心,老生常談的道理到了孩子的耳中便變成了父母的嘮叨,顯然,這樣的管教方式是無法得到孩子的反饋的。
管教孩子不必非要講道理,學會這三招,父母輕松管好孩子
1.有問題讓孩子先說
很多時候在父母對孩子的管教中,父母們會把自己作為管教的主體,那么這也就使得孩子很少能擁有話語權,所以父母們不妨換一種教育角度,有問題發生時不妨讓孩子先說。相信能夠了解到孩子的想法的父母更加能夠找到說服孩子的方法。
2.情緒冷靜后再溝通
在管教中,父母和孩子都不應該處于一種被消極情緒所控制的狀態,只有當雙方都保持情緒冷靜時,彼此的想法才能夠被正確的表達才能夠被更快的理解和接納。在情緒上頭時,父母們需要做的是讓情緒冷靜下來,因為此時說的再多都只會有火上澆油的效果。
3.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很多時候父母們會覺得孩子的做法不可理喻,但是當父母能夠從孩子的視角來看待問題時,他們就會發現孩子們的行為自有他們的道理可循。父母不應該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而是應該俯下身來和孩子用同樣的視角來看世界。
管教孩子是要講究方法的,僅僅依靠大人居高臨下的權威是不能夠解決問題。喜歡講道理父母不妨試著閉上嘴聽聽孩子怎么說,了解孩子的想法總歸要比口若懸河的講道理更有意義。大家對于父母喜歡講大道理的教育方式有哪些看法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