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在拿快遞的路上,前面有一對母子。
小孩子手中扔掉了一個糖紙。母親看到了,訓斥道:你怎么扔在了地上,你這樣……沒人帶你出來玩了。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其實,我能夠看見在他們前面有一個垃圾桶。
我扔掉了那個垃圾,想起了遠在異鄉的妹妹。教小孩子不要亂扔垃圾是一件很費時費力的事情。
一開始,我會幫她把垃圾撿起來,告訴她不可以亂扔垃圾。
可是這樣并不奏效。有一個一直把垃圾幫你撿起來的人好像默認了這種行為的合理性。
然后,我不只告訴她不要亂扔垃圾,還會告訴她這是一個不好的行為。不過,她會反駁我:我的朋友都這樣做,我看到路上有些人也這樣做。
于是,我還要告訴她并不是有人做的事情就是好事,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學習……
最后,我意識到,為了教她不要亂扔垃圾,先要讓一個6歲的小女孩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圣人,這個方法并不可行。
于是,從此以后,如果她再把垃圾扔在地上,我會嚴肅地要求她自己把垃圾撿起來,然后找到附近的垃圾桶扔進去。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奏效最快的方法。
總而言之,如果你真的要教一個小孩子不要亂扔垃圾,至少要讓他撿起來已經扔掉的那個。
幫他撿起來并不奏效,更不要說只是訓斥他一句。
你的孩子隨手扔掉了垃圾,你意識到那是個不好的行為。因為這件事讓別人圍觀了你們。
而你訓斥了孩子,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聲張了自己是個有私德的好人。
但是,這樣并不夠。垃圾還在那里,依舊影響著公共環境。你依舊不是一個守好了公德的人。
下一次,請至少先撿起那個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