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足以證明監督孩子寫作業是一件極其”不明智”的選擇。一個簡單的作業卻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寫完,寫作業不專注,一會要喝水一會要去廁所,作業從來不按點完成,有時候晚上十一點了還沒有寫完,監督孩子寫作業,很多家長都會認為簡直比熬夜加班還要累。
有個同事就有這種感覺,他的孩子就是寫作業特別拖拉,他每天加完班回去還要監督孩子寫作業,每次寫的還不到二十分鐘就喝口水,要不然就做點別的事情轉移一下注意力,同事常常抱怨說:是不是上輩子欠了孩子的,要不然怎么會攤上這種事”。因為孩子現在才一年級,往后的時間還長著呢!如果之后的的幾年都這樣的話,那簡直能要了我同事的命,但現在,像我同事家的這樣的孩子并不少,很多家長為此很惱火,不知道為什么孩子做作業總是那么拖拉。
其實孩子寫作業磨蹭,也并不是因為某種原因導致的,因為孩子有不一樣的性格,每個家庭的教育環境也不一樣,所以導致孩子寫作業拖拉的原因有很多:
1. 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
有的孩子之所以會出現較為拖拉的情況,是因為他對于學習一點興趣也沒有。想必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上學的時候對某門學科沒有興趣,所以學習起來比較吃力。久而久之,就對這門學科或者學習沒有興趣,知識點記不住,孩子寫作業自然比較慢。
2.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們,曾經對八年級以下的孩子做過調查,發現有34.7%的孩子之所以在學習上存在著問題,是因為注意力難以集中”。
這也是現在很多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是磨蹭半天的原因,可能剛剛把注意力拉回到作業上,沒幾分鐘就又被其他東西給吸引了。通常這樣的孩子,年齡普遍都比較小,他們的專注力還沒有被完全培養好,所以對于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事情會比較困難。
3. 沒有養成一個好習慣
對于這一點,家長要主動幫助孩子一起來完成。比如說,跟孩子溝通,問問”孩子為什么作業寫到十點鐘?孩子,你想不想早點完成作業?早點完成作業你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比如畫畫、運動、讀書、看會兒電視”。孩子肯定會說”想”,”假如爸爸媽媽有一個方法能夠讓你很快寫完,那么你就有很多的時間做你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每天寫作業到十點”。
針對小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教授,曾給出過這樣一條妙計,對于剛入學的1-2年級小學生尤為重要。
1. 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遇見孩子寫作業比較拖拉發呆的情況,家長要從小時候就是一年級就要給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家里有條件的,把孩子寫作業的那個房間,布置得盡量簡單,沒有玩具,在孩子寫作業的桌子上什么都沒有,除了必要的紙、筆、橡皮,其他都拿走。
2.作業分為三個區
一年級的孩子,在孩子回家后問孩子有哪些作業?然后根據孩子的內容難易程度,分成三個階段,先做簡單的,再做難的,最后是簡單的。你告訴孩子,如果你抓緊時間寫的話,20分鐘就能寫完,如果你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的話,你就可以出來玩耍20分鐘,如果沒有完成就要減少玩耍時間。
3.規劃作業時間
給孩子規劃一下,越快寫完玩耍的時間越多,越慢做完玩耍的時間越少,而且做作業錯誤多的還要減少玩耍的時間。這樣在小學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等孩子有了經驗,到后面孩子長大一點,到孩子上初中、高中,他就可以自己規劃起來。先做簡單的、再做難的、最后做簡單的,這樣他感覺很快就做完了,難的放中間,這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教育孩子不再是打罵那么簡單的事情了,有些父母一看見孩子磨磨蹭蹭的,心里就窩著一團火。加之工作上的不順利,孩子就很可能成為父母嘴下的”炮灰”,孩子又何其無辜?
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