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初二學生每天回家以后的作息安排表。
1)粗看上去平淡無奇,就是預習預習+復習+加強,不算學校布置的作業時間、休息時間就要160分鐘,將近3個小時。
2)再看之下,略有驚奇,從主課到副課,不漏一門:主課都有預習、復習和加強,副課只有復習,安排全面,主副分明。
3)再細看,每門學科都有重點:①語文講究課文有聲朗讀和短文精讀,精讀放了30分鐘,持之以恒的話,語文料必成績不差;②數學講究錯題整理和標注原因,理科非常講究錯題的整理和分析,此安排極富科學性;除此之外還加強了15分鐘,應該是難度高一點的練習或每日一題之類的提高;而且還安排了計算題訓練,保持數學計算的敏銳性,隔天一次,不多也不少;③英語安排了新概念2的課文背誦,眾所周知熟背新概念后能夠形成極強的英語語感,僅憑語感就能夠直接碾壓50%以上的同輩,而且從表格來看,還要背三遍,背完之后應該極其熟練,語感很快就會形成;④物理和數學一樣的安排,有錯題整理,有課后自主加強。
4)仔細看了幾分鐘,突然發現該表格還體現了記憶規律的具體應用:復習,都是昨天和今天一起復習;預習,都是明天和后天一起預習;連新概念背誦,都規定要背誦三遍。科學性極強,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出來的計劃。
這樣的表格,這樣的學生,如果執行方面沒有大的問題,成績在班級里面至少中上游,說不定是學霸級別。
這張表格之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以科學的培養,而這正是最難培養和訓練出來的。
這張表格之下,學生完全沒有去機構的必要,去機構反而是時間的浪費和個人的損失。
這樣的表格,可以借而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