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晚上陪娃做作業的時間,還沒寫兩個字就要上廁所了,十分鐘還不到就困了,才寫一半又要抱抱了。她感覺自己已經寫了很久很多了,再寫一個字都不行。好說歹說也沒用,沒辦法,我只能上演我的大招“河東嘶吼”,“你不寫也得寫,寫不完不準睡覺!”
威逼利誘之下,娃哭哭啼啼11點作業終于做完了,別人家半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我家娃硬生生耗時3小時。孩子一做作業,我比他還難受,有時候甚至想不管了算了,混成什么樣就什么樣,管得心里煩躁!
你是不是也曾像我一樣為孩子不愛做作業、做事拖拉的性格氣急敗壞?那么下面我們來看看孩子為什么會出現一寫作業就磨蹭的原因以及如何整治孩子拖延癥的辦法,供有同樣煩惱的家長們參考。
孩子為什么會一做作業就磨蹭?
孩子做作業磨蹭的感覺就像我們在進行長跑比賽時的感受一樣,理性告訴你“你一定要堅持跑完全程”,身體/心理告訴你“別跑了,休息會吧!太累了”。在這兩種念頭的不斷掙扎中,孩子就出現了做作業磨磨蹭蹭,邊玩邊做的情況。
大腦發育不成熟
對于很多進入學齡期的孩子來說,他們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拖拉、做事情緒化的情況是很正常的,這可能是他們的大腦皮層的前額葉發育不成熟或受到抑制引起的。
前額葉:人產生注意力最高的地方是大腦皮層,大腦皮層的作用是組織和調節,對信息進行選擇,其中前額葉就是控制注意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心理因素
如果你經常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斥責、吼罵甚至是鞭打的話,長期下來孩子養成做作業拖拉的習慣再正常不過了。這是因為你越打孩子就越怕自己做不好,怕出錯、怕被罵,進而對學習失去信心和耐心。
主觀因素
孩子太小沒有時間觀念、天生性格比較散漫、學習能力不強、不愛學習、作業負擔過重、學習環境影響、缺乏做作業的良好習慣等都會導致孩子出現做作業磨蹭拖拉的情況。而且對于越小的孩子,出現這種問題的可能性越大。
孩子做作業磨蹭,你吼兩句打一頓是好,但你要接受三個討厭的結果
孩子做作業磨磨蹭蹭,一開始家長們都會上演“父慈子孝”的形象和孩子好好說,有些孩子可能對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但偏偏有些孩子他就是油鹽不進。既然好好說不管用,那就打一頓。沒錯這種方法肯定好,但討厭的是:以后其它方法就不會那么管用了。
討厭的結果一:孩子從此關閉和家長心靈溝通渠道
“不想學那就別學了”、“怎么就知道玩手機”、“你怎么一點上進心都沒有”。當你使用了類似的語言斥責孩子時,作為家長你就要接受孩子以后不會再和你有任何心靈上的溝通了,他甚至以后會變得慢慢不想和你說話,學校遇到的事不會和你說、遇到困難了不會向你傾訴……。
討厭的結果二:從明目張膽到“偷偷來”
孩子寫作業時玩了下手機,正好被你看到了一頓指責說教,你是不是以為說一頓孩子以后就不會邊寫作業邊玩手機了。你太小看他們了,下次他們不僅還會玩,他們還會選擇一種你看不到的方式“偷偷玩”,并且還會變本加厲地玩。
討厭的結果三:孩子大了,他們再犯錯時,你打也漸漸沒用了
暴力教育(吼、罵、打)這是家庭教育中比較極端的教育方法,這種教育方式對大多數孩子來說百用百靈。如果你一開始就使用這種高級別的震懾方法,孩子小的時候自然會被,但是打多了罵多了,孩子大了就不會再管用了。
孩子小的時候你就使用這種最頂級的教育方式,那么作為家長的你未來就要接受一個討厭的結果:當孩子大了,他們再犯錯時,你打也漸漸沒用了,那么你該用什么方法來教育不聽話的孩子呢?家長反思一下。
整治孩子拖延癥,先從三個“我”開始
孩子在做作業這件事上體現的拖延行為,家長一味地放大招雖然當時效果好,但時間長了,孩子大了容易形成惡性循環,而且還會讓大人生氣傷身,何必呢?摒棄這種糟糕的教育方式,媽媽們需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試著先從三個“我”開始。
三個“我”:①我見到
第一個是“我見到”:生活中作為家長的我們會見到很多孩子不滿意的行為,比如做作業磨磨蹭蹭、喜歡邊寫作業邊玩、寫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等。
三個“我”:②我感到
第二個是“我感到”:當你發現孩子做出的一些“不好”行為之后,你的首要感受是什么?失望?生氣?恨鐵不成鋼?情緒上頭的時候是不是非常想斥責暴打一頓?但你要忍住,前面說了這種教育反作用很大。
忍住自己情緒的方法很多種,比如看到孩子這種行為后立即離開平復情緒后再處理,看看哪一種你比較容易使自己情緒降溫。
三個“我”:③我希望
第三個是“我希望”:看到孩子做作業不認真很生氣,想借此機會教育一頓。很多家長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希望孩子能夠自律一點、有上進心一點,好好讀書,以免將來一事無成。怎樣教育孩子可以達到自己“理想的期盼”又不起反作用呢?下面建議參考一下:
1、平復自己的情緒后,找個機會和孩子好好說說做作業拖拉的問題,也不要急于求成,慢慢來,孩子想通會有一個過程。
2、給予選擇:先寫作業還是先玩,睡覺時間是10點,在此之前必須要完成今天該完成的任務,早點完成早點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3、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按規則完成作業,那么讓他承擔相應的后果就是了。
總之,對于孩子性子拖拉這回事,家長不能過于急躁,特別是不能帶著情緒去教育。如果你不小心沒忍住脾氣,事后記得和孩子道個歉,說一說。改正孩子的壞習慣,家長要耐心一點,這樣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