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朋友有沒有見過7-9歲的孩子發生過這樣的場景呢?
孩子經常不帶學習用具,卻常常回家報喜,說自己幫助了同學。在學校里不是送給了同學橡皮本子,就是指導同學學習了,家長常常夸獎孩子。一直到開家長會,聽到老師的反映,才知道全是撒謊。
l 明明是經常欺負弟弟,卻說弟弟欺負他,家里天天鬧得家里雞犬不寧。
l 孩子成績一直是倒數,卻偏偏告訴家長自己比誰誰誰都好,還說老師表揚他,家長難辨真相。
l 面對這些情況的孩子,為人父母最擔心的,莫過于孩子的品質出現問題。孩子喜歡說謊,家長都感到非常無奈和焦慮。
l 怎樣才能避免孩子撒謊呢?只要父母掌握正確的引導方法 ,孩子的撒謊毛病是可以改正的。
今天,我們要學習如何通過共情策略法,讓你的孩子不再撒謊
我們的課程先來分析一下孩子撒謊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根據不同撒謊原因,通過共情策略兩步走,幫你實現與撒謊孩子的有效溝通。通過幫助孩子尋找到自信,從而改變孩子撒謊的壞習慣。
這節課的內容包括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我們先分析一下孩子為什么會撒謊?
第二部分我們會教給你共情策略,讓你的孩子不再撒謊。
學完這節課,你會發現,你對于孩子的撒謊問題解決得得心應手。
首先我們來看看第一部分,孩子為什么會撒謊?
一 孩子為什么會撒謊?
1、 希望得到肯定和成功
孩子三歲左右就具備撒謊的能力,在應對捉迷藏、躲貓貓這種智力游戲時,就會建立掩蓋事實的本領。4~7歲這個年齡段是孩子小小謊言的高發時期。他們喜歡在各種生活小細節方面,時不時地騙一下你。比如,牙沒刷,臉沒洗之類的小謊言。為什么呢?因為這時候的孩子,覺得之前我的生活是被爸爸媽媽和掌控的
當然,這樣可以給孩子很好的安全感。但是4歲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識水平逐漸增高,他們會更加渴望擁有獨立的自由,比如一些小秘密。 這樣孩子就可以證明, 撒些小謊,讓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躲過了責罰而視為挑戰成功。7歲以后,孩子的撒謊可能會變得更加有策略,當你在管得很嚴的情況下,他們會發展出各種應對技能。我們覺得,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是和父母智力斗爭的進化史。因為,孩子獨立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2、原因希望獲得重視和獎勵
有些7歲以上的孩子開始“吹牛皮”,明明家里沒有買什么高級游戲機,到學校里跟同學們人說,自己有最高級的游戲裝備。同學們紛紛要到家里來玩一下,他一個勁得說,拿去修了,搞得家長該怎么給孩子們解釋。
孩子在吹噓的時候,都可以吸引同學們認認真真地在旁邊聆聽 ,這樣讓同學們都很羨慕自己,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在學習上,撒謊稱自己成績好,也是為了獲得父母的稱贊和獎勵。他們需要用虛構的描述,讓周圍人喜歡上自己。
二、采用共情策略三方面的改變實現有效溝通
上一節課講了,什么是共情策略法呢? 就是你要回憶自己小時候的心理狀態,模擬或參與孩子的成長經歷,揣摩孩子當時的想法,如果你是孩子,在撒謊的情況下,內心與家長在做怎么樣的斗爭策略,共情策略就是家長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方法 。
有些孩子撒謊是為了逃避責任喜歡自我掌控,有的孩子撒謊是為了滿足虛榮心。無論哪一種,我們家長都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我們家長及時控制情緒冷靜反思。第二、幫助孩子把撒的謊變成現實。第
三、我們家長要以身作則。
那么我們可以用上面三個方法來幫助孩子。
第一、我們家長及時控制情緒冷靜反思
那么對于7-9歲的孩子來說,正是希望得到認可的、想脫離掌控的年齡,他們的心智剛剛萌芽,當孩子出現撒謊時,家長一定要冷靜。他們不是故意撒謊,而是在保護自己自尊的成長。
如果是逃避責任自我掌控型的孩子,那就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家長曾對待孩子的方式和態度是否過于嚴厲?這種就是成長中預備逃離家長掌控的心理現象,撒謊成功后使孩子有很強的成就感。
如果是獲得獎勵滿足虛榮心,家長就要分析一下,是不是家長許諾的
愿望沒有被滿足。是不是孩子在其他孩子面前沒有自信心。分析原因后,我們有針對性地幫孩子把撒的謊圓回來。
第二、我們家長幫助孩子把撒的謊變成現實
對于為逃避責任自我掌控型或為獲得獎勵滿足虛榮心型的撒謊類型的孩子。家長需要與孩子共情溝通,千萬請不要給孩子貼上“撒謊的標簽”。
對于逃避責任自我掌控型的孩子,家長可以嘴上不說也不打罵 ,但把要完成的事不管做沒做都帶著孩子做一遍。比如,孩子沒刷牙,不管刷沒刷,都再刷一遍。孩子作業本藏起來,不管藏哪兒,也不管寫沒寫,都再寫一遍。孩子偷東西,不管偷沒偷,把東西都送給別人。雖然撒謊讓他成功,但讓他知道撒謊逃避不了責任。經過一段時間后,孩子自然會知道,撒謊成功也沒有什么好處,自然也不用費心思去考慮撒謊的問題了。
對于為獲得獎勵滿足虛榮心型的孩子,家長仍然不打不罵。但要極力尋找孩子的優點和亮點,給予一定的獎勵,或實現曾經許諾的諾言。給孩子亮點,比如,讓孩子擁有別的孩子沒有的技能,或是別的孩子沒去過的海洋世界,總之讓孩子擁有可以讓其他同學仰慕他的資本,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有了自信,就不需要撒謊來增加虛榮心了,時間長久自然就成為一個陽光型的孩子了。
第三、我們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
我們家長需要信守承諾以身作則,日常生活中,家長盡量對孩子信守承諾。很多時候孩子的不良習慣,多多少少也會從家長身上學習到,孩子的觀察學習和模仿能力很強。家長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想要杜絕孩子撒謊,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
比如,爸爸明明是出門喝酒,而跟孩子媽媽說是公司加班,家長一些不經意的撒謊小細節都會被孩子模仿。所以改變孩子不良習慣要從家長做起。家長先回憶一下自己曾經是不是有撒謊現象被孩子知道了,然后跟孩子承認錯誤,再和孩子比一比以后誰更誠實。
最后,我們總結回顧一下今天的課程,首先我們先分析了孩子為什么會撒謊?孩子撒謊有兩種原因。第一種原因7-9歲的孩子希望得到肯定。第二種原因7-9歲孩子希望獲得重視。然后我們教給了共情策略三個方面的改變,讓你的孩子不再撒謊。第一、控制情緒冷靜反思。第二、幫助孩子把撒的謊變成現實。第三、我們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