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來看看這些家長令人驚艷的教育方式,或許會給你啟發。
猶太父母:讓孩子懂事后就知道“書本是甜的”
猶太人的高智商在全世界都聞名,他們只占世界人口的0.2%,但超過20%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是猶太人。很多人不知道,他們的高智商其實和家庭教育分不開。猶太父母對知識十分尊重,也很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他們為了讓孩子接受書本,甚至有這樣的傳聞:在孩子剛剛懂事時,就在《圣經》上抹上蜂蜜讓孩子去舔,以這種直觀的方式告訴孩子“書本是甜的”。
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國內家長也開始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但跟猶太父母比,還是稍顯不足。
猶太父母不僅教育孩子多讀書,還教導孩子不要死讀書。除了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他們更注重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質疑精神。面對權威,他們鼓勵孩子多思考為什么,如果孩子質疑權威,猶太父母不會忙著鎮壓,而是引導孩子說出為什么。
一位普通父親的“遺產”:一本賬本教會孩子誠信為何物
曾看到一位網友的經歷。父親在他十幾歲時重病離世,彌留之際將他和全家人喊到床邊,顫巍巍掏出一個小本子。本子上畫滿了只有他能看懂的圈圈點點,原來這是一個賬本。大字不識的父親用最后的氣力復述了賬本上的內容,又要求子女記錄后再念一遍給他聽。核對無誤后他囑咐子女“記得還賬”就溘然離世。而當子女們一點點攢夠錢,再把錢送到鄰居手里時,他們有的已經忘了,有的當時借了就沒準備讓還,還有的,則不報讓他家還錢的希望了。
這位網友說,父親用自己的實際行為,告訴了他“誠信”兩字該怎么寫。后來他畢業后找工作、創業,總會牢牢記得父親的教誨,這是他人生中印象最深的一課。
讓孩子寫檢討訓練作文能力,這位爸爸挺另類
如果說上述故事讓人心情沉重,這個事就有著莫名的喜感。好友是才子,曾經是班里的作文天才,如今在本職工作之余也從事撰稿,收入頗豐。直到前兩天,他才告訴我,自己寫文章的秘訣,原來來自于爸爸的“有心栽花”。
他的父母比較民主,從不覺得體罰、打罵算教育。但孩子調皮犯錯又不能不罰,罰什么呢?寫檢討。
剛學會拼音他就被要求寫500字的檢討(不會的字用拼音代替),一定要情真意切、打動父母。檢討寫得不好就要反復修改,直到父母滿意為止。為此老爸沒少跟他苦口婆心“你看開頭你寫得太拉沓,直接點名受罰原因不就行了,太啰嗦沒人愿意往下看”“內心活動還不夠豐富,打破別人家玻璃時你啥感受?回家路上啥感受,有沒有經歷黑白小人兒的思想斗爭?別人找上門來你又是啥感受,都要體現出來嘛”。經過爸爸這番特殊教導,朋友對寫檢討越發游刃有余,于是乎,小學階段的他經過大量檢討的積累,成為班上的作文明星。因此被點燃作文興趣,初高中作文水平更是一路扶搖直上。
后來他很感慨地跟我說,高中時被罰寫檢討他還十分討厭爸爸,覺得自己這么大了還寫檢討,傷自尊。大學時才徹底明白爸爸的良苦用心。原來爸爸平時跟他討論檢討內容,已經在潛移默化地告訴他寫作文訣竅了。
你還知道哪些比較另類的教育方法?歡迎分享給大家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