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哼哼唧唧不聽話怎么破?我們首先要先想到的是:
如果有一天,孩子不聽話了,孩子是不是又“病”了?是不是又來“搗亂”了?
為什么有的孩子一不聽話就能乖乖聽話,有的孩子就像沒有叛逆期的“小魔頭”一樣讓家長操心、頭疼、無奈、崩潰?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其實,這是每個孩子都可能出現的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為什么越長大越難管教?
因為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判斷,有了自己的觀點和思考。
但是,父母的做法并沒有滿足孩子真正的需求,導致孩子與父母的關系疏遠。
這是正常的,因為孩子進入了一個叛逆期。
01
孩子在兩歲時出現的叛逆
孩子在兩歲左右會迎來一個獨立意識的時期,也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比如說,很多孩子都會在兩歲左右開始,突然地說“我想要自己吃飯”、“我要自己穿衣服”,之前固執己見的時候會脫口而出“我要自己來”等等。
比如,不想吃飯,不讓父母喂飯,也不想讓父母嘮叨,不想刷牙,總之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會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
既然這樣,那我們家長就要學會把孩子看作是獨立的個體,并給與孩子及時的反饋。
孩子跟我們說話時,我們要在一旁聽,不要打斷孩子的表達,給與孩子及時的反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做到的就是,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不隨意評價孩子的想法,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傾聽他的心聲。
父母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說“我說這說那”,而是要把自己的觀點和觀點直接告訴孩子,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學會“雙向溝通”。
二、用“我”,讓孩子“我說了算”,用“我”代替說“你”
孩子和你說話時,你要正確的用“我”,讓孩子感受到你是在認真對待孩子的想法,你能理解孩子的“我”,用“我”代替說“你”。
也不要用“你”,代替說“我”,用“我”代替說“你”。
當孩子沒有辦法反抗的時候,只能用沉默。
當孩子不聽你,或者不能理解你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要學會“我”,用“我”代替說“你”。
要做到這一點,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盡量多說“你”,讓孩子明白,你是在跟他交流,你是在尊重他的。
你的語氣語調、態度越鄭重,孩子越是能聽得進去,也就越能理解他的意思。
2、孩子哭鬧耍賴,最好的方法是什么都不做,靜靜看著他哭。
這個時候,你可以試著問孩子:“我看到你哭了一會,就會很傷心,你想要再玩一會兒嗎?”
這樣一來,孩子的意識就會放松下來,他會覺得你是在和他玩耍,自然而然的,他也就不哭鬧了。
另外,當孩子哭鬧時,不要去哄,也不要講道理。
你需要做的就是蹲下來,跟孩子保持目光接觸,輕聲的告訴孩子:“媽媽正在……………”
這種溫柔的表達方式,更容易讓孩子聽到你的話,他們會更加的理解和聽話。
NO.3
最后,想對所有家長說的話:
孩子哭鬧時,你的做法是否也影響到了他們,讓他們明白哭鬧是沒有用的,當他們學會了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后,就會懂得用更加有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了。
NO.3
1、在孩子哭鬧時不打擾他們
很多父母對于孩子哭鬧的情緒反應都是避之不及的。尤其是在吃飯的時候,父母的聲音會深深地影響著孩子,
所以,在拒絕孩子哭鬧的情況下,父母不妨靜靜的坐在一旁,
耐心的和他們說,在和孩子交流時,父母不要去打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