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說給他聽,是很多父母的通病。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你對于孩子不聽話,你們能怎樣處理?
有個回答在我腦海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一開始,我是怎么處理孩子不聽話的?
覺得自己的孩子也挺可憐的,每天都講好多好多道理,讓他乖乖聽話,他也聽不進去。
有時候我對他說話,他不但聽不進去,反而很煩躁。
有時候我耐不住自己的脾氣,就會忍不住朝他吼,不知道怎么辦?”
“孩子越大越不聽話,我一直在反思,怎么跟孩子好好說話?”
為什么很多父母認為跟孩子好好說話,孩子就一定會聽父母的話,叛逆呢?
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的“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
”,這也是程莉老師給出的答案。
在她看來,父母要做一個“能讓孩子聽話的父母
”,不是要操縱孩子,而是能讓孩子聽話。
“贏得孩子”是什么?
在《正面管教》這本書中,作者說:
“贏得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以和善、堅定、尊重的態度,先和他們站在一邊。”
現實生活中,有的父母擔心沒有人愛自己的孩子,于是把孩子當做自己的全部,唯獨忘記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那些看似一手好似無用的話語,有時甚至可以毀掉一個孩子。
有時候,讓孩子的行為更像小時候的“不良行為”,也許并不是壞事,只是家長沒有及時制止,或是缺少發現的機會。
青春期,正是孩子塑造的關鍵時期。
父母要了解到這一點,不能因為孩子做出了破壞性的行為,就大發雷霆,而是要找出真正的原因,然后解決問題。
青春期的孩子,都會比較叛逆,很多父母都會因此感到不理解孩子,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
這時候,不妨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孩子為什么會變成這樣,他們的訴求,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