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上了幼兒園的孩子就開始拿著手機停不下來。這些變化,使孩子也跟父母一樣,慢慢地對手機產生了依賴。這也正是很多家長擔心的問題,卻總是在我們的身邊不斷地出現。
01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
家長擔心的事情可是卻還是出現,看到自己的孩子總是拿著手機不舍得放手,這種行為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1、父母的影響
孩子玩手機成癮,受父母的影響最大。很多父母從來不注意自己的行為,也不知道 ,經常當著孩子的面手機。從他們出生那一刻起,孩子看到的就是一個個方方正正的東西剝奪了父母對自己的愛。
總是能看到父母拿著它在自己的身邊走來走去。不管是吃飯還是睡覺,甚至是陪著自己玩的時候也拿著它,對于好奇心很強的孩子們來說,就會更好奇。一旦有機會像父母那樣觸碰到手機,也就會沉迷其中。
原因2、受周圍伙伴的影響
孩子對手機的沉迷,跟周圍的小伙伴的影響也有關。可能在小的時候父母可以控制,可是進入到了學校,別人都有手機,就自己沒有。這種與眾不同,也讓孩子十分的渴望,一旦擁有就會沉迷其中。
原因3、家長的忽視
喜歡拿著手機沉迷其中,通常很多時候是因為父母的忽視。平時的時候父母沒有空陪伴孩子,就把他們交給“手機保姆”。總是以這樣的看護方式來解決孩子的陪伴,沒有體會到父母的好處,只看到了手機的有趣,只能沉迷其中了。
原因4、缺乏規則意識的管理
缺乏規則意識的滲透,孩子拿手機的時候過于隨意,父母從來沒有進行過約定。基本上就是孩子想玩就玩,玩的時間也沒有真正地去管控過。
特別是有些溺愛型的家長,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玩什么玩多久從來不會跟孩子提要求,完全隨著他們的心情。
有些家長會知道這樣不好,可是孩子一哭,就又妥協了。這種缺乏底線的原則的方式,使孩子沒有規矩,變得任性,也就容易沉迷手機了。
02沉迷手機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沉迷手機,如果也跟大人一樣,對他們的成長所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不利于其學習,更不利于其性格的形成。通常會使其認知僅僅停留在游戲中,與現實脫離,沉迷虛擬的網絡世界。
到了社會中則不知道如何生存,更不會交朋友。受網絡的影響,讓他們的生活只剩下了手機,對其他一切的事情都不關注也不關心。影響學習成績,更會影響自我發展。
一些孩子還會把網絡中虛擬的內容,帶到生活中,使其行為變得暴躁,甚至做出一些傷害自己的行為。心中不會有他人,達到癡迷的地步,就連親情都會變得淡漠,與現實社會脫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變得孤僻和自我起來。
03孩子沉迷手機如何正確地應對
沉迷手機的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都不能專注,容易玩物喪志。解決這個問題,靠打罵不好用,還是需要用科學的方法來應對。
方法1、6歲之前不接觸電子產品
接觸電子產品并不是一刀切,如果一刀切反而更加深了孩子的興趣。建議在6歲之前不要讓其接觸電子產品。6歲之后可以適當地接觸,但是要和孩子提前做好約定,玩的時間要提前說明。
協助孩子自己約束自己,避免沉迷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約定的時候,既要有獎勵又要有懲罰,獎懲分明,方便你和孩子的約定落地。
方法2、父母放下手機陪伴孩子
父母要自己去改變,多放下手機陪伴孩子。多陪孩子玩一會,遠離你的手機,這才是最好的教育,要不然自己的做不到,憑什么去要求孩子呢?
方法3、豐富孩子的業余生活
要豐富孩子的生活,因為他們做的事情多了,興趣廣了就不會只知道沉迷手機了。比如帶孩子外出探索大自然,去爬山或者郊游。或者玩一些益智的游戲、玩具等。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參與,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無所事事而只知道玩手機了。
方法4、自己了解手機的危害
沉迷手機的危害有很多,可是那是父母知道的,父母要讓孩子自己知道其中的危害,平時的時候滲透一些社會方面的知識。利用故事、繪本或者自己翻閱查找都可以。表明自己的態度,媽媽是允許你玩手機的,但是一定要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