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媽媽經常教育孩子,有時言語上能讓孩子很羞愧,生怕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對,給孩子留下錯誤的童年陰影。
小孩子有錯就應該告訴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我們教孩子學會分辨是非,明白哪些行為是不可取的,哪些行為是可以做的。
這些話我們都要告訴孩子,事后要告訴孩子,這件事情你必須要這樣做。當然,要根據孩子的情況,慢慢的增加原則性。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02
當孩子一不聽話,就要用懲罰的方式來進行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家長是這樣管教孩子的,比如我覺得不能打罵孩子,那么我就要用獎勵的方式來進行。但是,孩子有時候會軟硬兼施,有時候真的不聽話,這時候我們就要用一些懲罰的方式。
比如說,我要把飯打翻,或者是把碗打翻。
這時候,我們就要懲罰孩子,比如說,如果你剛吃完飯,不好好吃飯,那么我就會把碗打翻。
孩子就知道,懲罰是有效果的,以后吃飯的時候就不會這樣了。
04
如果孩子不想吃飯,你就要讓他體驗饑餓感
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才3歲不到,餓了就要吃東西,難受了就不吃飯,會導致他營養不良。
其實,這不是不聽話的行為,而是孩子正處于發育階段。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讓他知道饑餓感是一種什么感覺,當他知道這種感覺是時候,他就不會再吃東西了。
當孩子餓了的時候,他吃東西會更加香,這時候他就不會再吃,因為他已經愛上了這種感覺。
接下來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替代食物,比如餅干、魚、面包等,因為這些食物可以直接給到他們想要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是需要他們付出努力的。
最后就是要有同理心。
同理心也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一點點積累起來的,跟孩子在一起互動的時候,多一些同理心,比如帶孩子去參觀博物館,給孩子買書籍、讓孩子幫忙做家務,給孩子買禮物等。
當然,也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約定好孩子的時間,盡量在約定的時間內。
慢慢培養孩子的自控力,讓孩子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該做什么,并且盡量能夠堅持到不拖延。
所有的習慣,都是從幼兒時期養成的,兒童才會慢慢的融入其中。
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給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就是減少孩子自身行為的時間,其實,孩子看電視,跟父母走得太近,父母是解禁的,這種行為不僅關乎孩子的健康成長,同時也關乎家庭的和睦。
對于孩子看電視的問題,你是怎么看的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