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治不聽話的小孩子
一、民主型的家長
這類家長不會直接讓孩子去網吧上網,而是利用清明節等節日,來帶孩子一起遠離危險和暴力,或者陪孩子去動物園、游樂園等地方玩耍。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這樣既避免了孩子因為不良的體驗,又不會影響親子關系。
有這樣一位媽媽,她覺得只要孩子不聽話,不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就行。為了不讓孩子成為自己的“木偶”,她還特意給孩子報名了不少興趣班。
由于這位媽媽,她安排了自己兒子的所有活動,周末的時候,兒子要么去鄉下,要么去表姐家,要么在當地外邊露營,要么和表姐一起去市里的博物館。
在所有的事情中,唯獨這位媽媽對兒子的表現渾然忘乎乎,結果,當她去上課的時候,兒子竟然不見了蹤影。
后來,她去問孩子,孩子也是滿不在乎的回答,“就是天天和我一起玩,就是玩手機。”
聽到這里,她才明白,原來孩子已經對她失望透頂了。
她急忙問清楚了孩子的去向,孩子并沒有因為她的責罵而傷心哭泣,反而振振振有詞的說道:“媽媽,我不玩手機了,我想去公園玩。”
其實,孩子對手機的沉迷是從家長身上有興趣,也是因為家長在他們身邊時不時的玩手機,并沒有給他們帶來樂趣。
所以,家長應該多花些時間來陪伴孩子,哪怕每天陪孩子在旁邊看書也好,只要孩子在父母身邊,那種由內而外的快樂,就會深深地根植于孩子心中。
當孩子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手機便會成為孩子的陪伴者。
而父母要做的是利用這些空閑時間,去做孩子更多的事情,去陪伴孩子。
我們要做的就是以身作則,把孩子推向書籍的懷抱,去陪伴孩子,去培養孩子更多的興趣,去影響孩子。
3、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習慣是孩子一生的財富,當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時,能讓他們終身受益。
一個好習慣的養成,不需要父母多么強求,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孩子不愿意多花一點時間學習,只要花時間去培養,而不是孩子一拿起手機就要父母搶著要,這樣孩子的“手機依賴癥”就會很強,進而養成習慣。
父母要孩子多看書,多閱讀,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孩子的精神世界就會變得充盈。
小編建議:
1、孩子最好的榜樣是父母,是父母的一言一行,每個人的行為習慣都是模仿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家長希望孩子怎么樣,那么就先從自己做起,不要整天抱著手機,陪孩子多讀書吧!
2、父母之間要有感情,家人之間要相親相愛,這樣才能營造出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
3、父母之間要多溝通,多交流,這樣孩子才能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才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落差。
4、父母要多陪孩子玩耍,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讓孩子獲得快樂的成長,培養孩子的各種性格優勢。
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家長如果能做好以上這些,孩子都會有很大的改變。
今日話題:
你的孩子有過熬夜玩手機的經歷嗎?
你是如何教育的呢?
趕快在留言區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