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一直不聽話,一直不聽話,你還能怎么辦?
作者:蘭墨
編輯:春雨醫生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上篇文章我說了上篇文章的一些情況,可能是為了給我想要的答案,作為一名新冠狀病毒的醫生,作為一名新冠狀病毒的健康教育老師,我想談談我對武漢的一些認識。
武漢:青少年“抗病毒”如何破解?
從各地了解到的疫情防控知識一直在探索疫情的發展,比如上網課、學生的健康防護、教師的心理防護等,很多都是我們必須關注的。
可是疫情防控不能放松,還需要學習知識和專業知識。
很多時候我們說教是沒有用的,只會增加災難性的發生,必須真正讓我們明白,我們永遠是戰戰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兢翼翼。
很多家長會說,我一直在控制他,但是沒有從根本上去控制孩子,根本沒有從根本上去考慮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有的家長喜歡用責罵的方式去控制孩子,孩子做錯事,訓斥一頓,罰他不準玩,久而久之,孩子做錯事不敢吭聲,不敢還嘴,因為他害怕父母一激動,說出來的話,像是出聲一樣,那是全世界都在控制著他的,不允許任何人前來控制,所以他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
這是典型的以自我為中心型教育方式,我們聽過這樣的話:“誰的話都要聽,你再敢不聽話,我就打死你!”
長期這樣,孩子就形成了自我中心型人格,長大后在和別人相處時,不敢拒絕別人,總是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的孩子是非常難以處理好人際關系的,這種人格,如果不及時糾正,可能會影響孩子以后的人際關系,對他的成長也非常不利。
另外,父母給孩子過多的壓力,也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容易壓抑的人,因為“他”總是承受著很多壓力,壓抑著自己的真實感受,自然也會變得容易生氣、暴躁,不懂得控制情緒,更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3、父母總是抱怨
還有一個孩子,父母對他非常嚴厲,在外人看來,可能是一種遺傳的基因,這是因為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總是抱怨,抱怨孩子的缺點,這樣的父母在孩子的心中會留下一個負面的形象,這種負面形象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比如說有的家長經常抱怨孩子,怨天尤人,甚至覺得“你這孩子干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行”,這樣的家庭教育就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甚至影響到孩子未來的擇偶。
三、如何避免孩子養成討好型人格?
1、不做道德綁架的父母
孩子也許只是單純地想要自己生活得快樂,不要為難為難他人,而作為父母,要告訴孩子如何去做好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同時也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傳遞一些正確的價值觀。不要總是因為一些不正確的價值觀而否定別人,父母更要教育孩子如何正確看待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一套標準,會讓孩子更加追求完美的生活。
2、不做讓孩子覺得沒有歸屬感的父母
當父母不給孩子表現好的機會,總是在這個方面對孩子說出“你不該丟三落四”、“你不要磨蹭”等諸如此類的話,讓孩子感覺自己是不被愛的,孩子的自尊心自然會受到傷害,更加不愿意努力了。
這樣做,既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負面情緒,又不能讓孩子認識到父母的負面情緒,這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感受完全不在一個方向上,內心覺得自己的努力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父母們越是傳遞給孩子“你應該要好好學習”的信息,孩子往往就接收到了這種消極的暗示,在之后的學習中,孩子也會像是暗示的一樣,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
【正確的做法】
1、明確的告訴孩子,學習是你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
2、不要過多的干涉孩子的學習
3、從孩子的學習中去體會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樂趣
4、給孩子一個有成就感的體驗
5、積極引導孩子動腦筋,用多樣的方式解決問題
6、學會欣賞和鼓勵孩子的進步
在孩子每一個階段中,我們家長都應該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從而給孩子不同的贊美,這些贊美孩子的方式,我們可以嘗試著去改變,不斷地夸獎孩子,告訴孩子,你的進步都是他的努力換來的。
有一位作家在回憶起自己的母親時,說:“我母親對我影響最大的是一個人的性格,讓我從我的母親那里得到了很多的鼓勵,我的性格一直是樂觀的。我在別人面前很是大方,我媽媽總是教育我,不要驕傲,要繼續努力,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很棒的人。”
在孩子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可能會有貴人相助、善良相知、知書達禮、善解人意的孩子,但是,大多數孩子卻是普通的。父母的引導很重要,作為父母應該學會尊重孩子,給予孩子最適當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