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氣的心慌,是因為你一直在做無用功。
沒有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更沒有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
教育孩子時,最忌諱的就是著急,動不動就打罵。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可是很多家長說:“你要是不給我買,我就自殺。”
我們都知道,沒有好孩子,不需要打罵。
孩子犯錯,肯定要指出來,甚至還有好多地方,犯錯了就是承擔后果。
可孩子犯錯,真的就要指出來嗎?
這真的不是那么簡單嗎?
孩子對于家長的批評,很可能會像皮筋一樣綁起來,越揪越緊,越想逃離,
甚至還會引發更大的矛盾。
父母的“理性”態度,決定了孩子的“自制力”。
心理學上有個“皮格馬利翁效應”
,
就是說:你越是禁止,孩子就越是想去做。
孩子需要的是具體的有吸引力的東西,而不是抽象的分數。
我們越是不給孩子買東西,孩子就越是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心,
越是好奇心強,
越是想去嘗試,而越是一味禁止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孩子就越是禁不住誘惑。
這種時候,我們不妨試著和孩子一起來探索一下外面的世界,
看看有沒有新的、適合孩子發展的東西,
相信父母也會愛上這個新世界的。
02 玩手機、iPad對孩子的危害
我們總是喜歡說,不能讓孩子玩手機、iPad、電視等電子產品,但是,這個時期的孩子,正處在發育期,長時間的接觸電子產品,就會讓他們的大腦發育出現問題。
因為大腦對于外界事物的神經刺激比較敏感,而人的大腦發育卻相對較小,所以,電子產品對于孩子來說,就像是孩子身體的延伸器官,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尤其是6歲之前的孩子,父母的影響尤其明顯。
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應該盡量少接觸電子產品,陪孩子多看書,多運動。
這樣做不僅能夠控制住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還能夠增進親子之間的關系。
對于孩子玩手機這件事,父母不能一味地指責抱怨,而是要學會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
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益智游戲,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讓孩子明白手機的真正作用,而不是把手機當做游戲機,進行替代品,讓孩子杜絕沉迷于手機。
3. 學會合理控制時間
很多孩子玩手機,是因為沉迷于游戲。
因為游戲里面的世界會讓他們感到興奮,所以他們會沉迷于游戲里面,無法自拔。
所以家長要學會合理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讓孩子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4. 父母要以身作則
孩子從小就是一張白紙,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喜歡探索,喜歡發現世界,但是如果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會受到影響,因為父母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不利的影響。
5. 培養孩子身上的一些好習慣
父母可以培養孩子身上的一些好習慣,比如說孩子會更加的獨立,也會更加的有耐心。讓孩子擁有更好的自制力,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學會堅持到底,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有更好的抗擊打的能力。
除此之外家長也可以培養孩子其他的興趣愛好,像是一些課余愛好等,讓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興趣愛好上面,孩子的注意力就不會總是在手機上面,當孩子找到其他感興趣的事情時自然就會放下手機了。
6. 培養孩子身上的一些好習慣
父母要培養孩子的一些好習慣,比如說給孩子規定一個每天玩手機的時間,當孩子每天都能夠做到按時放下手機之后,那么孩子也會有很大的表現出來。父母就可以利用這一點時間來培養孩子身上的一些好習慣,比如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父母也可以在旁邊看書,當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也可以在旁邊看書,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在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應該給孩子定下一些比較穩定的規則,比如說這段時間內可以看10分鐘,到了時間之后我們需要休息一會,這樣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才會更加專注,孩子也會學的更加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