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懷不亂的歷史名人司馬光
在我國的封建社會,個人生活方面,皇帝是三宮六院,官員是妻妾成群。然而,有一個官至宰相的人,面對女色卻能坐懷不亂。這個人就是北宋名相、歷史巨著《資治通鑒》的編纂者司馬光。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號迂夫,晚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祖籍北宋陜州夏縣涑水鄉(xiāng)(今山西運城安邑鎮(zhèn)東北),漢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縣,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
網(wǎng)絡(luò)圖片
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常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xué)教化出來的典范,備受世人景仰。他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死后被宋哲宗追封為“溫國公”,謚號“文正”,并為其題寫碑額:“忠清粹德之碑”,追贈太師。
《宋史》稱司馬光“于物無所好,于學(xué)無所不通,惡衣菲食以終其身。”在我國歷史上,司馬光曾與孔子、孟子被奉為儒家三圣之一。
有如此顯赫歷史成就的司馬光,在品行上還是一位坐懷不亂的真君子,史書上記載有他“拱手對妾”的故事。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11載:“司馬溫公從龐穎公辟為太原府通判,尚未有子。穎公夫人言之,為買一妾,公殊不顧。夫人疑有所忌也,一日教其妾:‘俟我出,汝自裝飾至?xí)褐小!焦活櫼病f缙溲裕犜唬骸蛉顺觯臧驳弥链耍俊角仓薄C?span id="lheyxbeqpca"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868044">馮夢龍《古今譚概·拱手對妾》中載:“溫公未有子,清河郡君為置一妾。一日,乘間俾盛飾送入書房。公略不顧。妾思所以嘗之,取一帙問曰:‘中丞,此是何書?’公拱手莊色對曰:‘此是《尚書》。’妾乃逡巡而退。”元張光祖《言行龜鑒·德行門》亦記有此事。
傳說司馬光與妻子張氏的感情很好。但有件事一直困擾著他的夫人,就是婚后三十余年,妻子沒有生育。
古人常說:“無后為大”,為此,張氏一直心存歉疚。司馬光便寬慰她說:“有子無子皆由命定,不是強求所得。再說,普天下的孩子多的是呀!只要能為他們多做有益之事,使其成為于國于民有用之材,何必一定要自己生的呢?”
張氏眼見自己的年紀越來越大,為了彌補缺憾,便瞞著司馬光,為他討了一個侍妾,希望能讓司馬家子嗣延綿,可是司馬光從來都不去主動找小妾。
這可急壞了司馬光的夫人。想是不是司馬光懼怕自己。一天,夫人將侍妾妝扮得光彩照人,乘司馬光高興的時候送入書房,但是司馬光好像什么也沒有看到,只是埋頭讀書、整理資料。時間過了很久,司馬光對侍妾仍然是無動于衷。為了引起司馬光的注意,侍妾就從書案上拿起一部書,走到司馬光身邊,故意嬌聲問道:“請問先生,這是本是什么書啊?”司馬光一驚,猛然抬頭看見一個嬌媚的女子站在自己身邊,便趕緊起身,雙手打拱行禮,莊重地回答說:“這本書是《尚書》”。說完以后,又繼續(xù)忙于讀書整理資料了。侍妾看到司馬光這樣不解風(fēng)情,很是尷尬,但是還是待在屋子里不肯出去。
司馬光又問道:“今天夫人不在家,你來做什么?”
小妾被問得尷尬不已,只好偷偷地退出書房,向夫人匯報去了。
這真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啊!
這件事被司馬光的一個朋友得知后,便開玩笑地調(diào)侃司馬光說:“你不應(yīng)該叫司馬光,應(yīng)該叫‘司馬相反’。”
司馬光楞了,便問道:“何出此言?”
朋友說:“因為你跟你的那位司馬相如祖宗不同。”
聽完之后,司馬光這才明白,朋友是在取笑自己。自己的祖宗司馬相如帶著卓文君私奔,被世人傳為美談,而司馬光,小妾主動來跟他搭話,他卻置之不理。
一計不成,張氏再生一計。有一次,司馬光到丈人家賞花。張氏和母親合計,又偷偷地安排了一個貌美如花的丫鬟,千媚百態(tài),單獨去見司馬光。對該女的到來,司馬光十分不客氣,生氣地對丫鬟說:“走開!夫人不在,你來見我作甚!”。第二天,丈人家的賓客都知道了此事,十分敬佩,說司馬光和張氏儼然是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白頭偕老的翻版。
古都洛陽的燈會享譽天下。有一年,適逢元宵節(jié),張氏想讓司馬光陪著去賞燈。司馬光卻不解風(fēng)情地說:“家里也點燈,何必出去看?”張氏說:“不止是看燈,也隨便看看游人。”司馬光一笑,說:“看人?怪了,難道我是鬼嗎!”
由于張氏終身未育,司馬光無后,于是就收養(yǎng)了哥哥的兒子司馬康作為養(yǎng)子。據(jù)《邵氏聞見錄》卷18載:“公(司馬光)無子,以族人之子康為嗣。”
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陽的光輝。《宋史》評價司馬光“居處有法,動作有禮”、“自少至老,語未嘗妄”、“事無不可告人言”,稱贊他堅守禮法,一輩子沒說過過頭或失體的話,沒做過不可告人的事。事實證明,司馬光不貪財不好色,為人正直,堪稱道德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