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球刀與四棱臺在點C位置相切時,對應俯視圖上,加工一個沿虛線的正方形,可以使用圓弧切入切出方式。當變量#1由0變換刀15時,正方形走刀的尺寸也逐漸變大,最終一層層的刀軌銑削完成棱臺的加工。因為四棱臺側面的斜率是固定的,在這里設置了比較簡單的45度,所以有:
刀補值#5=4*COS[45]
刀尖Z坐標 #6=-15+#1+4*SIN[45]-4
對應正方形邊長的一半 #3=30-#1
程序編制如下:
G90G54G40G1Z100F1000M03S1500
G1X40Y0
Z5
#1=0.1
WHILE[#1LT15]DO1
#5=4*COS[45] 刀補大小
#6=-15+#1+4*SIN[45]-4 刀尖Z坐標
#3=30-#1 正方形角點
G10L12P1R#5
G1Z#6
G1G41X[#3+10]Y10D1
G3X#3Y0R10
G1Y-#3
X-#3
Y#3
X#3
Y0
G3X[#3+10]Y-10R10
G1G40X40Y0
#1=#1+0.1
END1
G1Z5F200
Z100F1000
M5
M30
毛坯裝夾
仿真結果
如果要再等邊加上R3的倒角,則需要,在正方形走刀軌跡的各個角點加上圓角指令,R
程序修改如下:
G90G54G40G1Z100F1000M03S1500
G1X45Y0
Z5
#1=0.1
WHILE[#1LT15]DO1
#5=4*COS[45] 刀補大小
#6=-15+#1+4*SIN[45]-4 刀尖Z值
#3=30-#1 正方形角點
#2=5
G10L12P1R#5
G1Z#6
G1G41X[#3+10]Y10D1
G3X#3Y0R10
G1Y-#3,R#2
X-#3,R#2
Y#3,R#2
X#3,R#2
Y0
G3X[#3+10]Y-10R10
G1G40X45Y0
#1=#1+0.1
END1
G1Z5F200
Z100F1000
M5
M30
此時的加工結果是
那么,天圓地方和這個有什么不同呢,天圓地方從最下面到最高處,所倒圓角從0變化到最大15,所以圓角R的尺寸在每一層都是變化的,并且是與#1對應等比例變化的。
如下圖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到,當#1由0變化到15時,R角的變化也是如此,所以編程可以改為
G90G54G40G1Z100F1000M03S1500
G1X45Y0
Z5
#1=0.1
WHILE[#1LT15]DO1
#5=4*COS[45] 刀補大小
#6=-15+#1+4*SIN[45]-4 刀尖Z值
#3=30-#1*15/15 正方形角點
#2=#1*15/15
G10L12P1R#5
G1Z#6
G1G41X[#3+10]Y10D1
G3X#3Y0R10
G1Y-#3,R#2
X-#3,R#2
Y#3,R#2
X#3,R#2
Y0
G3X[#3+10]Y-10R10
G1G40X45Y0
#1=#1+0.1
END1
G1Z5F200
Z100F1000
M5
M30
現在的仿真結果變為
這個實例中四棱臺的側面選用了特殊的45度,也可以設置成其他的角度,就需要找一下運算關系,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另外在程序中使用了G10直接修改刀補,采用了調用刀補的方式編制加工輪廓,如果不使用刀補,就不能直接編制每一層的實際截面曲線,需要編制刀具中心的軌跡,也就是輪廓正方形角點坐標變化了刀具補償值(對于刀具直徑和工件尺寸確定后,這是個固定值),各個角的R角數值也增加了刀補的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