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二戰考研的同學的加油(考研總想著二戰)
考研已經是現在很多在校大學生的常見選擇,通過后期的努力,彌補高考時的遺憾,還能通過考研走進名校,為畢業后的就業爭取到更多企業招聘中的機會。
但對著近些年來考研的熱度持續高漲,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了這條再學習的道路,這讓本就為了選拔高學時人才的嚴苛考試更為艱難。
想要一次就能通過考研考試,考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特別是在專業和學校的選擇上,一定格外的謹慎,選擇適合自己的,并做好充分的備考。
很多考生都會咨詢已經上岸的學長學姐,得到的回答大都是“一定不要在大三大四的時候匆匆準備考研”,看來考研的難度逐漸加大,考研的時長需要延長了。
考研競爭如此激烈,為什么每年的考生數量有增無減?
我國教育事業逐漸得到發展,國民教育水平已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本科學歷,在當今社會已經是最為基本的學歷,也是企業招聘人才時最為基礎的條件,這格外加重了現在學生的學生的學歷焦慮。
考上大學已經不是高考生們的目標,能夠在學校取得更好的成績,在畢業后擁有更高的學歷,畢業后才能有個好工作。都說現在的學生格外的成熟,社會的競爭壓力也讓學生們不得不提前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
考研競爭激烈,但是每年仍有大批量的本科畢業生加入考研大軍,其中半數來自于985名校,另一部分來自于二本院校和其他考生。
這都源于目前的企業已經不滿足于本科學歷的應聘人員,研究生人員在企業中的薪資待遇也是十分一般,職位競爭人員也是越來越多,畢業于一般的本科院校或是專業院校的畢業生在求職中也就更不占優勢。
考研二戰學姐的心里話:如果能重來,一定不會在大三大四匆匆備考
一位考研二戰的學姐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話,她表示如果能夠重來,自己一定不會在大三大四的時候,匆匆備考,其他人已經學了一兩年了,而自己失去了兩年的準備時間,會提前選好考研方向、為之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特別是選擇本專業的學科,在大一、大二,專業課學習的關鍵時期就要打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一遍學好專業課,一遍備考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在備考時需要的專業知識難點方面還能直接詢問自己的本科老師,能夠更好地吃透知識點。
如果選擇的專業不是本專業,就更需要提前準備備考學科,為自己留足反復熟悉的時間。特別是對于看不懂的例題,反復的刷題,參考專業知識,更能吃透考點,真正掌握考試的關鍵。
這位考研學姐的話還是非常實在的,的確如此,既然決定了考研,就要全身心投入,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考研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選擇學校和專業。考研之前,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備考方向。每個學校的優勢學科各不相同,即便是985名校,專業的含金量也不盡相同。
要明確自己考研選擇的學校是為了這個學校的知名度,還是想在專業課上為自己“鍍金”。如果在備考了一半才決定要換專業,大部分的備考時間就都被浪費了,得不償失。
反復刷題。無論是什么考試,反復的刷題遠比死背書的效果要更好。刷題是在熟悉考點的過程,帶著問題背考點,這樣的背誦效率要高很多。同時這也是熟悉做題感覺的過程,可以提高做題效率,在考試時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在主觀題上。
梳理考點。在整理知識點時,一定要有針對性地梳理考點,不是全篇的劃重點就能背住考點,就記住重要的關鍵點即可。在答主觀題時,大多是套話,幾句考點加上一些常見的答題套話,就能提高自己的得分率。
考研不是唯一出路,適合自己才是關鍵
考研熱確實是當前社會中不可忽視的問題,畢業生一定要清楚考研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成功的道路有很多,適合自己的才能實現理想。
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盲目跟從身邊人,浪費自己大學四年里寶貴的時光,在進入社會前多掌握技能,多了解企業用人的真正需求,針對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將其作為未來自己的就業方向是個不錯的選擇。
考研雖然可以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就業機會,但是考研并不是畢業生唯一的出路。現在我國新興行業有很多,需要更多領域的人才貢獻力量,與其“死背”專業知識,還不如通過社會的歷練,將專業知識實際運用,才能真正發揮知識的作用。
寫在最后
選對努力的方向,遠比付出更多的艱辛來的實際。在校大學生要看清當前社會的狀況,提前了解社會人才需要的缺口,從自己的實際優勢出發選擇就業方向,減少行業歧視。考研可以為自己爭取出路,但卻不是唯一的處理,即便是畢業就進入社會,只要適合自己都能成為有用之才,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
【今日話題】你是在什么時候,決定考研并開始準備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