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廣告詞,大街小巷到處都有,盡管有些廣告并不出名,但也讓父母難以容忍,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聽話,這也是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之一。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wǎng)絡(luò),圖文均無關(guān)
從孩子年幼起,就可以看出他們對父母言聽計從,也可以說是父母“手把手”的教子有方。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nèi)驅(qū)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diào)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shè);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xié)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guān)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用他們的方式和孩子相處,或者說用小方式教育他們,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父母就有了權(quán)威。
畢竟孩子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以命令的方式教育。
美國育兒專家馬歇爾·盧森堡曾說,當語言傾向于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于彼此疏遠和傷害時,孩子的內(nèi)心才會崩潰。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用最原始的方式去命令孩子。
我們可能是出于“愛孩子”,想讓孩子感受到愛,但我們卻忽視了孩子的真實需要。
在《父母的語言》一書中提到: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愛與尊重。
想讓孩子感受到,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被尊重,當然父母的肯定不僅僅是語言,更多的是語言。
可惜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是:“什么都要聽你的,你聽我的,你不聽我的,你能得了嗎?”
對孩子不尊重的父母,常常會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
“你是我生的,你就應(yīng)該聽我的!”
“我是你爸的孩子,我的事必須聽你的!”
“我說什么都是為你好,你就得聽我的!”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父母習慣了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交流,這種溝通方式是完全錯誤的,不僅會導致親子關(guān)系的惡化,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這是因為,如果說出的是指責的語氣和語氣是命令的,就會讓孩子陷入一種不平等的感受之中,而且孩子的反抗意識會更加的強烈,親子之間的代溝會越來越大。
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應(yīng)該是平等的,如果一味以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去命令孩子去溝通,勢必會使得孩子的逆反心理越來越強烈,最終導致親子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
第二種是父母根本不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
大部分的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都不會傾聽孩子的想法,更不會去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只是以大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的行為,結(jié)果讓孩子很難去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認為自己是對的,但是孩子覺得自己是錯的,所以孩子就會和父母頂嘴,
其實這也會間接的導致親子關(guān)系出現(xiàn)裂痕。
第三種是父母完全不了解孩子的想法。
在大多數(shù)的父母眼中,孩子的想法就是“不切實際”的,不切實際的。當父母看到孩子的想法和自己的不同時,就會覺得孩子的想法和自己的不同時存在。
家長總是認為孩子的想法都是幼稚的,并且不重視孩子的想法。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想法就是錯的,但是自己又不能做到全然的尊重,所以就會出現(xiàn)頂嘴的情況。
這其實是因為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想法,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孩子頂嘴時,家長會覺得這是一件小事,為什么要頂嘴?所以父母就會覺得孩子有些許幼稚,不聽父母的話,不懂得尊重父母。
其實頂嘴也是孩子自我意識的一種表現(xiàn),只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的嚴重性。
4、也有很多家長覺得這是一件小事,長大一點就會好了
孩子頂嘴并不是一件小事,因此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想法,有時候孩子頂嘴并不是壞事,而是他們表達自己意見的一種方式。家長如果總是強制孩子聽取孩子的想法,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因此只要孩子不頂嘴,不發(fā)表意見,家長就會覺得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
5、也有些家長覺得自己比較強勢
,家長覺得自己是家長,所以有很多事情不會和孩子商量,也不允許孩子發(fā)表意見,因為家長覺得孩子還小,這些事情不會反駁,所以很多事情不愿意和孩子商量。家長覺得自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緩解自己的壓力,孩子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
孩子頂嘴其實就是家長的不信任,在與家長的交流中孩子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家長一旦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就會給孩子貼上不聽話的標簽。所以孩子的頂嘴行為也會引起家長的情緒,導致雙方“戰(zhàn)爭”升級。
三、學會理性的溝通
1、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如果家長很生氣,這時候孩子在旁邊,家長一定不要做任何的行為,而是要冷靜,畢竟家長如果發(fā)火,對孩子的傷害更大。所以家長要學會理性的進行溝通。
2、學會冷靜
家長與孩子溝通,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家長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亂給孩子講道理,特別是在事情發(fā)生的時候,不要不分青紅皂白的就去批評孩子,這樣做只會導致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這個時候家長要學會冷靜,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3、學會積極的引導
學會適當?shù)囊龑?而不是任由孩子在對著干,如果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家長不應(yīng)該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是要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