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孩子視頻不健康,打父母親絕不可能讓孩子聽話
近日,小男孩跳橋的新聞引起廣大網友關注,當日上了熱搜的就是“熊孩子父母”
視頻中,一名孩子的父親在視頻中躺在孩子的房子的角落,拍下孩子從車上掉下來,嘴里念叨著:“你能不能給我講講,這孩子真的很不聽話。”孩子的爸爸接著說:“只要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你是不是也挺無語的?”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類似的新聞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孩子不聽話,家長打一頓就好,孩子不聽話,家長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
孩子不聽話,家長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這些“愛發脾氣”的父母,其實是經常被暴力對待的孩子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小,他的性格也越來越內向,有時候總是一個人悶悶在角落里,走路的時候也結巴的很少。
小雅性格越來越不自信,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總是畏畏縮縮縮的,好像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會給別人帶來麻煩。
經常看到孩子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也不和家人一起出去玩,也不愿意出去和同事們玩耍,這讓小雅很是著急。
孩子如此不自信,經常會出現對于他人,批評的話語,或者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意無意地對孩子說出的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
有些孩子會有比較嚴重的嫉妒心理,覺得別人不喜歡自己,從而產生自卑的心理,性格變得孤僻,缺乏自信,不喜歡和其他人交流。
長此以往,孩子的情緒就會越來越差,甚至是對于老師和同學都會出現抵觸心理。
每次受批評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同學會說他們:
“沒什么大不了的,你們年紀小,就應該學習”
“你成績那么差,以后還能干什么”
“我們做這個工作都是為了你”
這些話語,一旦孩子接收到了這些這些話語,內心就會出現一些壓力。
我們就很容易被這些話語嚇到,有的孩子會一直想把這些話做好,變得更加努力,可是最終卻失敗了。
這是為什么呢?
有時候,孩子本身是很聰明的,我們也覺得他們很聰明,可是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大人不同。
當我們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去判斷他們的時候,很容易對他們產生誤解,認為孩子是“差勁”、“笨”、“不求上進”、“笨”,我們可能就會對孩子斥責打罵,甚至產生誤解,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在沙發上一玩就是一整天,客廳里連洗澡的機會都沒有,家長拿起手機看孩子寫作業,而孩子一動不動。
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我們常常會不自覺的用一個標準去衡量自己的孩子,要他把作業做完、把作業做好、把家務做好,這些事情都能被無限放大。
這樣的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其實都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越小,影響越大。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給予一定的引導,而不是控制。
02
孩子在小的時候對父母的依賴感其實是很強的,如果你讓孩子感覺到這個世界是他可以依靠的,可以依靠的,那么孩子長大后對世界是充滿好奇的,也會覺得自己是無所不能的,才會有安全感。
所以家長朋友們,倘若是你們對孩子的依賴感太強,那么孩子是無法建立起安全感的。
因為家長的過度保護,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假象,讓孩子認為,只有依靠家長,他才會得到自己需要的,而那些必須依靠父母的孩子,才是可以被保護的。
沒有安全感,沒有自我的孩子,他們就沒有自我,所以他們需要通過依賴別人來保護自己。
這樣,當他們長大之后,就會無法建立自我,沒有自我的孩子,他們會變得越來越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有價值,不相信自己的存在,這樣的孩子,在未來就會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更加難以發展出一個獨立的人,所以家長朋友們,千萬別再忽視了孩子對自我的保護意識,要讓他們學會獨立,學會自己判斷,自己選擇,自己做決定,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
一、面對孩子的成長,家長需要做什么?
1.無條件的接納孩子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接納孩子的成長,并不是家長說一句,孩子就能回應一聲。如果家長們只是一味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這樣會讓孩子更加反感,不僅不會讓孩子更加優秀,反而會讓孩子沒有主見,失去獨立性。
家長們一定要記住一點,允許孩子犯錯誤,但是要給予孩子充分的選擇權,不應該包辦孩子所有的事情,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獨立性,有擔當的孩子。
2.用合理的方式教育孩子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很大,家長們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恨不得給孩子所有的教育投資,但是這其實并不是為孩子好,更多的是剝奪了孩子人生道路上的鍛煉機會,家長們應該考慮到孩子的自身能力,不要過分的要求孩子,學會因材施教,注重孩子自身的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幫助孩子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