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一下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一:孩子的天性我知道
我的孩子小時候我的話還算比較多,可是他現在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再也不是那個不聽話的孩子,也不是那個調皮的孩子。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以前我們的傳統觀念是,小孩子不能瞎折騰,只能乖乖聽大人的話。
但是現在的孩子,更多時候是用調皮搗蛋,破壞東西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這個時候,很多父母就用“吼叫”解決問題。
比如出門買菜,有的孩子為了不好好吃飯,哭鬧,父母往往會罵:
“我辛辛苦苦,只是為了孩子好,你怎么這么不爭氣?”
“你再哭,以后再也不給你買玩具了!”
“哭什么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孩子可能也不喜歡這種方式,而且哄不好,只會繼續哭。
“你哭有什么用,你還不是長大了,還不是翅膀硬了?”
孩子可能不哭,但這樣的安慰并不能讓他更開心。
“別哭了!爸爸媽媽給你買了很多零食,你這個留著慢慢吃吧,一會兒就好了!”
孩子可能會堅持想繼續哭,但可能會更加變本加厲,演變成更加厲害的哭鬧。
有的家長會選擇哄騙孩子,或者把玩具收走,去別的地方繼續玩。
這些方法只是一時的哄騙,可是,孩子真的就會好好吃飯了嗎?不知道,這是因為我們用哄騙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只要好好吃飯,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為什么如此?
因為我們認為,對孩子使用哄騙手段,是希望他長記性。但是,孩子的年紀還小,語言能力尚處于發育階段,如果經常使用哄騙、哄騙、說狠話的方式,會在孩子的心里埋下傷害性的種子,性格會變得內向,并且嚴重破壞親子關系。
比如,孩子總是重復父母說的話,家長一遍一遍地重復,讓孩子聽到的不僅不容易,還會讓他養成懷疑,不知道該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會有人取笑、諷刺、挖苦,最后會影響整個家庭氛圍。
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好好吃飯的好習慣。
比如,飯前飯后飯后的聊天,可以給孩子聊聊天,問孩子,“你今天在幼兒園過得開心嗎?”或者你可以說:“今天你有什么想跟爸爸、媽媽分享的事情嗎?”“今天在學校里有什么開心的事情嗎?”“你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可以告訴爸爸媽媽嗎?”
家長們,如果孩子們有這樣的“想法”,就可以大膽的和孩子分享,也許是我們共同的心愿,也許是孩子喜歡的話題,那我們不妨試試跟孩子一起閱讀吧。
把這5個溝通密碼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也能交到“好朋友”
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最重要的三個原則是“關系>習慣”,而良好的關系就是親子關系。親子關系好比是建筑師的建筑師的地基,建筑師的地基沒有好,房子自然無法建好。
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尤其能夠引領孩子的成長,讓孩子的成長朝氣蓬勃,他們往往敢于向父母表達自己的喜好,不懼權威。
因此,作為父母,與其將孩子的“不好”與“不好”混為一談,不如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引導,是否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與接納。
孩子的成長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們需要父母的尊重與呵護,而不是被父母打壓,被父母冷嘲熱諷。
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而不是一味的批評。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是一面鏡子,父母是什么樣,孩子就會什么樣。
而且,家庭教育也應該是一種終身教育,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家庭教育出問題了,孩子也會因禍而休學。
最后,再次感謝李鋒教育,感謝各位老師、家長朋友們,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