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聽話的乖孩子,其實有兩個心理根源:
一個是渴望自己的自由
。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一個是希望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能得到他人的認可
。
這兩種心理都指向一個方向:就是我能行。
比如我們經常在用鼓勵的語言去對待孩子,比如說“寶貝,你真棒”,“寶貝,你要努力讀書,不要辜負我們的期望”,這樣說,孩子往往會感到很無趣,甚至不服氣,這時就會頂嘴,甚至有時候父母說的不是道理,而是氣話,他們就會說“你不行”“你沒腦子”。
家長要學會給孩子減壓,盡量少說這樣的話。
很多時候,說這些話的時候,孩子對自己的能力、信心、自尊心和努力的肯定是很少的。他們很可能會因為“你很棒”或者“你很聰明”而感到驕傲,因為與他人相比,他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們也很難有成功的機會。所以說,父母可以換個角度,觀察孩子,從積極鼓勵的角度看問題,然后再具體分析問題。
04
孩子所有的缺點,都是因為父母身上有這樣的缺陷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非常大,就算是再聰明的人,也不可能在社會上立刻成功,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難,有些問題是暫時的,有些問題是持久的,只要家長正確引導,他們最終都能成長為一個健康、活潑、自信的人。
然而一些家長為了孩子的成績,不顧一切代價,去報各種補習班,也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在學校學習累了,不肯回家休息,哪怕是在學校里,孩子也會覺得生活沒意思。
這種現象其實就是孩子缺乏“自我認同感”導致的,他們會將自己的不好的情緒投射到他人身上,結果讓孩子的內心變得越來越自卑。
而只有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才能讓孩子不害怕跟父母交流,也能更愿意把自己的情緒和他人分享,哪怕把自己內心的恐懼告訴父母,然而父母也不要去指責孩子,而是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內心世界,多關注孩子的內心需求。
3.給予孩子積極的肯定和鼓勵
鼓勵和肯定是促使孩子進步的最有效的方法,
父母要學會正確地贊賞孩子,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一定要鼓勵孩子,給孩子積極的暗示,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愛,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父母應該學會幫助孩子,而不是去責備孩子,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加積極地面對這個挫折,才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長。
4.父母應該學會正確地贊賞孩子
美國著名作家珍妮·艾里姆說:“孩子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只有父母“以身作則”,認真對待孩子的每一次提問,并對孩子進行鼓勵和引導,才能在日積月累的教育中,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正如著名主持人董卿,在節目中談到父親對她的教育:
“我記得有次她說想去參加比賽,父親說你最近太辛苦了,現在怎么能堅持,將來怎么能有出息?”
而董卿從小就生活在父母的嚴格要求之下,不允許她做任何家務,學習上有任何要求,似乎全部在父母的掌控之下。
然而,她的優秀絕非一蹴而就,而是整整十年。
直到2017年,央視在《中國詩詞大會》上才第一次亮相。
那一年,董卿在《朗讀者》的舞臺上,毫不猶豫的說:“我是一個失敗者,我只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
而如今,她終于憑借著自身的實力,贏得了全國的冠軍。
有人問她:“如果你想在舞臺上綻放自己,請問你會選擇當演員嗎?”
董卿說,我會選擇當演員。
我并不是沒有選擇當明星,而是選擇當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
我的父母也沒有讓我輟學,而是為我選擇了一條一樣普通的道路,因為他們懂得放手、支持我的選擇。
一路走來,我靠自己的努力,拿到了許多獎,也拿到了一些獎,現在我有了一個選擇,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我想要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
前不久,她高考成績公布了,讓人意外的是,全校第一名的她,沒有一個人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
那一刻,董卿淚流滿面。
她的父母,對她寄予厚望,這個孩子從小就像是溫室里的花朵,沒有經受過任何風吹雨打,內心充滿了無限的渴求,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
董卿坦言,自己沒有表現出來的優秀,他其實內心深處還是渴望變得優秀的,只是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自己并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
也許是父母的督促,也許是家庭的環境的影響,或許是和同學的相處,又或許是自己想要努力,可都像是父母的期待,一言難盡。
成長中,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多的是希望他能夠認真讀書,認真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