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歲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教育?
他們一生會遇到哪些情景?
特別的是,孩子又長大了一歲,這個時候,孩子的叛逆行為會讓我們覺得頭疼,容易生氣和沖動,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小魔丸一樣,叛逆的心理會讓他們做出一些難以想象的瘋狂舉動。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比如:孩子會堅持用左手寫字,父母看到了會去阻止,孩子偏偏還會問一句:“你的拳頭怎么那么硬?”
孩子喜歡和家長對著干,讓父母給自己刷牙洗臉,明明洗了兩個小時,結果一問三不知。
這樣的孩子更容易變得叛逆,甚至離家出走,傷害自己或傷害他人。
只有讓孩子明白了父母的底線,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
1) 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這個時候,請問你可以試試給孩子建議,讓他自己去做選擇,而不是在他選擇的時候給予他命令。
讓他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不和你對著干,反而能夠讓他自己去做出選擇。
2) 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
上面說到了,父母要給孩子留出獨立的空間,可以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自由發揮,當孩子做出選擇之后,他會感受到被尊重,更加愿意去獨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3)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在上面的內容中,這個觀點就是說,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家長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性,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會有自己對事物的判斷,他們會對自己產生“自我”的思考。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在不斷地在發生變化。
這個時候,孩子不愿意和家長進行溝通,因為他們覺得家長無法理解自己。
而家長也會覺得孩子“叛逆”不懂事,不理解自己,但是這恰恰是孩子不愿意和家長溝通的原因。
親子間的溝通是互動的過程,是一個人享受過程。沒有溝通,親子關系就談崩離析。
所以我們需要明白,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其實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他有自己的思路,也有自己的觀點。很多時候,家長只是在聽孩子說,而沒有真正的去了解孩子。
溝通是雙向的,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而不是要求孩子照著自己的思維去做,自己的想法是錯的,自己的想法也要聽孩子的。
傾聽孩子,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聽孩子說話。如果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說,可以去書籍的網站找相關的書籍或者自己工作室學一學,讓自己成為一個傾聽者,一個積極傾聽者。
02、你不需要講道理,你的態度,孩子會感受到
你的做事態度非常積極,孩子也會感受到積極的影響。孩子可能會不自覺的模仿你的做法,也許你需要更多的耐心,給孩子更多的寬容。
尊重孩子,減少命令式語氣。比如孩子要上街買東西,你可以對孩子說:“我很想現在就買,但是我們必須得先做個決定。”
這時候的命令式語氣也會讓孩子意識到你尊重他,并且愿意把你的建議“告知”給他。
比如當你想要孩子把玩具收好、把書包整理好、替孩子做一件事、替孩子做一件事,孩子會非常的不配合,但是請家長不要對孩子的事情大吼大叫,用更溫柔的方式和孩子溝通。
為什么孩子會頂嘴?
1、語言能力不足
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指出:“兒童的語言能力發展有其生理發展水平,在2歲以前,孩子還未完全能理解成年人發出的“ma”,他們是在用他們認為的方式來表達“no”。
但如果當孩子已經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而我們總是認為他們是無理取鬧,這樣的溝通方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當然也就無法和我們實現溝通了。
2、受到外界影響
我們自身也是一樣,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并不完善,但是他們所看到的世界和我們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我們是基于自身想法進行溝通。
比如孩子因為看電視而忽視了寫作業的情況下,家長可以說:“媽媽發現你今天的作業量比昨天少了好幾十塊,是嗎?媽媽也發現你今天的作業量比以前少了很多,而且我也發現你今天的作業量比昨天的少了,是嗎?”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也能做好的。
3、當我們看到孩子的表現時
我們可以說:“看起來你很重視這個事,如果你愿意的話,來,我們一起想想辦法,媽媽幫你參考一下。”
這么說之后,孩子就會感受到我們對他的重視,自然會感覺到我們對他的重視。這時候,他也會有努力的方向。
同時,當我們跟孩子說“你看起來”有困難時,也要用“我看到……”的句式,讓孩子相信我們說的是真的。這個時候,孩子的自信心就會被激發出來,更愿意去爭取。
4、孩子需要一些“不完美”的父母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完美主義”這個詞過于籠統,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