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別擔心,我來給你支支招。
【俏媽育兒說】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前段時間去朋友家做客,看到她家七歲的孩子以前都是聽話懂事的。但是近來,閨蜜發現,無論她說什么孩子都不聽。
而且,如果他主動把自己的書整理好,那說明他真的很棒;如果他沒有整理,那說明他真的有些懶惰。
所以,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變得更加自覺,那你現在就要開始放手,讓孩子承擔起更多的家務。
因為,當你不想放手時,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要獨自面對很多事情。
他們會開始積極地參與到生活中來,他們甚至會主動要求父母周末干活兒。
因為他們正在掙扎著長大,他們渴望自由,希望能夠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
只是,家長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他們還在沿用著老一輩的方法,沿用著自己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殊不知,這種教育方式,正在毀掉孩子的一生。
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那些在童年時期經常挨罵的孩子,成年后都怎么樣了?
知乎上有個網友分享了自己童年的經歷。
他的童年,經常被媽媽打,就是因為他的媽媽從來不揍他。
從小總是沒有給他買好吃的,做錯事就一頓胖揍。
所以,他覺得媽媽就是壞人,什么事都不跟媽媽講。
他跟媽媽的關系特別差,從來不肯回家,也不說話。
長大后,他沒有勇氣跟媽媽說,因為他知道媽媽會把他揍一頓。
很多父母都喜歡以愛之名,用打罵的方式,來讓孩子服從。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
“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
我們常常對孩子的叛逆感到困惑:
“他怎么了?為什么我的孩子會這樣?”
“我該怎么辦?”
其實,這就是孩子叛逆的真相。
演員鄧超叛逆時說:“青春期就是叛逆,就是因為在叛逆的時候他需要別人的關心和照顧,在叛逆的時候他需要的不是管教,而是關心、體貼、呵護。”
曾經有一個朋友,她兒子16歲那年,突然和她說不想讀書了。
原來,兒子不想讀書了,覺得讀書太辛苦,所以想出來放棄。
她問孩子:“你長大后想做什么?”
孩子說:“唱歌。”
朋友又問:“那讀書為什么?”
孩子說:“唱歌是我的夢想,不是為了讓大家重視我。”
這個朋友的孩子在班級里一直是“問題一大堆”,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我想要幫他,但是孩子不愿意聽我說,還經常和同學鬧矛盾。
最后,朋友問我:“你是怎么幫助孩子的?”
我說:“我不知道怎么幫助孩子,我只是知道他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不夠聰明。”
后來,朋友在孩子進入小學后,開始了我的家庭教育。我發現孩子在學習方面遇到困難時,并不是去幫他,而是先找個借口,告訴孩子“咱們再去上學,好不好”,他說“好”。我接著問他:“你覺得讀書,為什么要去上學呢?”
他說:“讀書太累了。”
那你說,這個事情可不能全推給孩子啊,你說“你上學就是為了上學,不上學你干嘛?”
他說“上學沒用,考不上大學你還有出路嗎?”
可惜聊到最后,他恨不得鉆進去,就是躲起來。
其實,這就是父母對孩子上學這件事情的感受。
可惜這個事情,有些父母可能就覺得這個孩子,厭學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問題,別人怎么想不重要?他不上學,他為什么還要去學校?
父母可以去思考一下,和本博士您說:“上學有什么意義?對于孩子來說,上學就是學習,上學就是為了高考。”
我想問你,我問你:“你怎么理解上學的意義?”
就是要問你的意見:“你為什么要上學?”
你為什么要上學?你不上學的理由,有很多種多樣。
上學是為了讓你以后有能力選擇生活,而不是被迫謀生。
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要和惰性作斗爭,如果能把某個不想去學校的理由好好地說出來,那你就可以找到它,這比什么都不說要好。
成年人是這樣,孩子也是一樣。
如果不上學,你會有很多不舒服的感受,也會感覺到累,也會感覺到累。
所以,你需要做一些事情來改變這種感覺,而不是去說“你要去上學”。
我告訴你,我愿意。我還有一點點小建議,你可以做你的朋友。
你可以告訴我,你的想法是什么。
我也會告訴你,你的計劃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