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不僅僅是在平息自己的情緒,他們的行為也在大人的世界里,很容易制造出一種逆反心理,我真的不想管了,你管我吧,我偏要怎么樣,比如那種我爸媽管我好累,我都不想管,我想怎么樣,我想怎么樣,就是這樣。
孩子如果叛逆期是怎樣的一個狀態,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孩子叛逆期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2~3歲的時候,會因為TA的自主性的發展而表現的反抗,這個時候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覺醒,這個時候他們對獨立的需求開始增強,他們會覺得自己長大了。他們會有自己的小心思,開始嘗試脫離父母的掌控,如果父母仍然沿用著小時候的教育方式,TA就會更加堅決地反抗。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彈簧,家長壓制著約束著,TA們就會越反抗。
所以父母需要抓住孩子青春期的這個機會,讓孩子順利過渡。
/孩子為什么會叛逆?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其實是對父母錯誤教育的反抗
。我們在臨床心理做心理治療的過程中發現,青春期的孩子有兩個訴求特別強烈:一個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另一個是希望父母不要過多地干涉、打壓,也就是說,他們想要證明自己,否則自己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的表現。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這樣的回答,在父母看來卻毫無用處。
父母總是把孩子不聽話歸結為孩子不懂事、不懂事,但其實孩子的“不聽話”是他們試圖證明自己長大了、可以獨立了、可以自己做決定的信號。
他們通過反抗父母來獲得自我的存在感、價值感,并且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得到別人的認可。
在與人相處中,父母與孩子之間出現的問題往往也是類似的。
1
邊界不清,父母沒有邊界感
媽媽在孩子面前總是說媽媽的,爸爸在孩子面前總是說爸爸的。
孩子總是在背后說媽媽的壞話,媽媽總是在背后說爸爸的壞話。
于是媽媽變得焦慮,沒有安全感,時刻都要摸著媽媽的頭,時刻都要跟著媽媽的步伐,這會讓孩子覺得媽媽不夠愛自己。
再加上現在的教育觀念,沒有辦法去照顧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覺自己不被尊重。
而且她自己總是很焦慮,焦慮,過度地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孩子在生活、學習中的重要性,就很難真正地接納孩子,更不會去尊重孩子。
這里的尊重和接納不是說不在意孩子的成績,而是在了解的基礎上,以同理心去尊重孩子,給孩子更多的鼓勵、贊美和肯定,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一個人如果足夠堅強,可以勇敢地挺過去,不至于遇到挫折就懷疑自己的能力。
還有一種是告訴孩子:
人生還有很多選擇,沒有選擇就沒有體驗。
選擇不同的人生,就是最好的選擇。
來源于網絡圖片
歡迎關注【19歲Skills】,你的家庭教育經驗分享在這里,我們一起討論噢。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