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孩子叛逆怎么辦
進入三年級,孩子到了叛逆期,情緒變得暴躁了,開始和家長唱反調,家長的話根本聽不進去,但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最近我的工作比較忙,早上還要接到老師的電話,我想著孩子還小,來不及想一分鐘時間就把成績給拉下來了。
我催促著他快點,他卻像沒有聽見似的,依舊我行我素。
我不知道怎樣才能讓他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是告訴他:“你如果不好好學習,將來只能做服務員,或者做農民工。”
可他卻堅持下來了。
原來,他小時候學習成績不好,也沒上過輔導班,但是班主任卻總是表揚他,經常給他發獎狀,這次期末考試,進步很大,名次進步很大,老師說,他上課就不再搗亂了。
為什么會這樣呢?難道我一直在鼓勵他、告訴他立刻要好好學習嗎?
因為,多動是孩子的天性,多動的孩子受遺傳基因的影響,身體好動的孩子更容易出學霸,聰明的孩子更容易在課堂上取得好成績,但是,多動癥的孩子會在課堂上走神,學習成績會比較差。
多動癥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往往是老師和家長給的壓力太大了。
孩子活潑好動,但是注意力不能集中,好動就是多動癥,但是,注意力是多動癥的兩個方面,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配合。
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認真聽講,寫作業就會馬虎了事,抄作業、抄作業也是不認真,上課走神就要注意,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有些孩子,甚至找老師商量,找同學來補習功課。而那些調皮搗蛋的,不學習的孩子,學習成績往往不好,有的學生成績卻非常優秀,有的學生成績卻很糟糕。
01
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下課也不認真聽講
孩子的注意力是學習的基礎,也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后,小朋友又不認真聽講,不認真聽講,就會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而這種影響,一般是長期形成的,主要是小學生階段,甚至更早的階段。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成績,因為他們會被老師批評,而且這些老師還喜歡打罵。但是,孩子是自己的好孩子,
所以,老師喜歡對待成績好的學生,孩子也喜歡對待成績差的學生。
在小學生階段,老師的作用就像是“傳聲筒”,傳到哪里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在小學生階段,如果老師喜歡孩子,就會多考慮一下孩子的情況,就會幫助孩子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
如果老師喜歡學生,就會多考慮一下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就會避免老師喜歡孩子,從而會讓孩子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
不過,如果孩子的成績一直不理想,甚至很差,家長就會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
但是,家長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孩子在這種學習中是缺少思考和總結的,在這種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注意力無法集中,最終的結果就是學習成績上不去。
4、不利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專注力非常重要,
如果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家長總是在一旁不斷的打斷孩子的思路,甚至在一旁進行干擾,孩子的專注力就會越來越差,所以,家長要想讓孩子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就一定要先從自身的習慣開始培養,
如果家長總是打斷孩子,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所以,家長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為孩子請一個家教,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這才是重點。
結語:
“專注”在學習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而"費曼學習"會幫助孩子更加積極、有效率,但是"費曼學習"不一定是學習好的標志,家長也不必太過焦慮。
想讓孩子學習成績好,家長需要這樣做
1.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其實很多孩子都有“審題、檢查、綜合答題”的習慣,如果孩子的知識掌握得不好,家長也應該幫助孩子把知識進行梳理,讓孩子再一次進行演算,看看孩子能否把知識更加深入的應用到自己的問題的解決問題,這樣做題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卻忽視了孩子的責任心,有時候家長會認為孩子只有學習成績好了才有價值,其實不然,父母應該為孩子培養一種責任心,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有擔當。在以后的生活中才能讓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負責,做完事情有責任心,才有方向感,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3.引導孩子正視自己的不足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家長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不能過分的去糾結孩子做錯的事情,對于錯誤的進行懲罰,不能讓孩子記住,以后也不愿意去改正。
如果發現孩子做錯了事情,父母要讓孩子學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要讓孩子知道哪些行為會被父母懲罰,這些懲罰的行為不該出現在錯誤的地方,一旦出現了,那么孩子就會意識到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