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期家長怎么處理?
說到叛逆期,其實每個家長都遇到過,面對孩子的叛逆期,有的家長一直采取比較強硬的態度,但孩子卻不當回事,有的家長也是很無奈,甚至是束手無策,最后走上了極端的道路,還有的家長因為管教過嚴,出現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最終導致孩子出現離家出走等極端行為。那么作為家長我們怎么去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乖乖聽話,不再叛逆呢?
在這里教大家幾招,讓家長和孩子愉快的度過叛逆期。
第一招:家長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叛逆期的孩子,情緒起伏比較大,有時可能會突然就爆發,這是因為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在發生極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都是他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的。
家長要了解到這一點,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發現孩子有做出一些不符合自己想法的舉動,要及時制止,并告訴他們這樣做的后果。
第二招:不要總是翻舊賬
有些家長總喜歡翻舊賬,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一個非常不理智的行為,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總是會翻舊賬。
我們常常能聽到孩子們的家長抱怨:
“我的孩子一點小事都做不好,我說什么他都記不住。”
“說一句,孩子永遠把你當做不懂事的小孩。”
“我辛辛苦苦的掙錢供他上學,就是為了他能夠有個好的生活,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還這么長時間?”
“現在孩子懂事多了,我每天對他生氣,他也不理我,我好像他是在跟我作對似的。”
“孩子每次考試成績不理想,你就會大發雷霆,訓斥他為什么不好好學習?我看你就是欠揍一頓,讓他好好學習。”
“我都是為了孩子好啊,到底是為了什么啊?”
父母給孩子太多的壓力,會讓孩子有壓迫感,覺得自己不被尊重,被父母所要挾,孩子經常會因為內心憤怒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喝酒、逃課、打架、脾氣暴躁等。
孩子出現這些問題,很多父母總是擔心不及時糾正,也沒有從根源去解決,孩子的學習也就會越來越差。
孩子寫作業,父母要么陪著,要么就在旁邊盯著。
即使發現孩子貪玩不愿意寫作業,父母也會把他叫到身邊督促孩子,有的父母還會用責罵的語氣訓斥孩子。
這樣的方式,父母自己都不愿意去做,還能指望孩子能主動自覺,這就是家庭教育的失敗。
4. 不恰當的獎懲制度,會讓孩子厭惡學習
如果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學習成績上,那么孩子的學習成績肯定不會太好。
在學習中,父母的很多需要都會出現,但是對于學習成績來說,父母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是不恰當的獎懲制度,只會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的學習成績逐漸下降,甚至變成了倒數。
這會讓孩子感到委屈,覺得自己沒有完成父母的期望,慢慢的孩子就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產生厭學的情緒。
所以說,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過于死板,就應該像是雕塑一樣去給孩子塑造作品。
3、不要過于嘮叨
很多父母總是在孩子的成績不好的時候說:“我天天就知道,你怎么這么笨”,導致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學習。
其實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無論是孩子學習的態度,還是孩子的智力水平,都是循序漸進的。
當父母的應該多給孩子鼓勵,而不是因為孩子學習差就否定孩子,打擊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沒信心。
4、孩子沒有自信
如果家長經常打擊孩子,那么孩子就會慢慢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不自信,自卑。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只要遇到困難,就會認為自己不行。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越來越自卑。
也許很多家長會說,自己明明已經非常努力了,可孩子總是這樣。
其實不然,父母的這種否定,會讓孩子產生極大的挫敗感。
我相信所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是想用一種積極的態度來看待孩子。孩子做不到時,我們就會用指責的語氣,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我覺得作為父母,不要總是一味的去否定孩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對孩子的理解,引導他走出失敗,找回自信。同時,孩子也會在父母的鼓勵下,更加堅定自己的目標,從而克服困難。
當父母總是用吼叫的方式去對待孩子時,孩子也會在耳濡目染中習得這種方式。并且用一種較為消極的情緒去對待問題,讓孩子更加地消極。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暗示”,就是在孩子一犯錯誤時,父母對他說“你是個笨蛋”、“你就是不用心”,這樣一來,孩子的心理壓力很大,更加不愿意去改正。父母應該學會低聲教育,不能用吼叫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讓孩子去接受父母的教育,也許這種教育會激發孩子的潛能,讓他變得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