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懂什么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
最近有這樣一則新聞,“13歲男孩模仿父親打人,直接用腳猛擊父親,還不忿地和父親發(fā)生肢體沖突。
結(jié)果父親事后詢問孩子原因,孩子卻只承認是自己被父親打了,還在承認錯誤。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nèi)驅(qū)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diào)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shè);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xié)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guān)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而當孩子說出“我沒那么脆弱”、“對不起”、“下次一定要控制自己”時,父母很可能無法相信,孩子之前的乖巧真的是“走開”了,變得如此叛逆嗎?
在父母眼中,孩子的“無理取鬧”、“和自己對著干”,是不尊重父母的表現(xiàn),只是對父母的一些說法不認可而已。
所以,父母首先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現(xiàn)了問題。
事實上,當孩子被父母打時,他們的內(nèi)心是不安和無助的,渴望被父母理解和接納。
可是,父母一味地說教,很可能是傷害孩子的“隱形暴力”
。
對于這類父母,應(yīng)該多一點理解和耐心,如果孩子還小,那就盡量不要在他們面前吵架。
如果雙方是成年人,那就要把他們當成是一起去看“暴力”、“打斗”的敵人,給他們一個穩(wěn)定的支持系統(tǒng),告訴他們,“爸爸媽媽不想被你看見,你不能去看他們了”。
孩子受傷時,父母盡量不要在家中當著孩子的面說一些不堪入耳的狠話,也不要說“你再這么不乖了,我不要你了”,“你怎么這么沒用,你不配當我爸爸媽媽了”之類的話。
這些語言都會傷害到孩子,不僅不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反而會讓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加深,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弱化,真的是得不償失。
02 為什么要跟孩子講道理?
我們都知道,教育孩子,講道理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根本就不懂得與孩子講道理。
上面這個例子中,這位媽媽可以說,“我說過了,但是他不聽,我也不想再給他講”。但是,孩子他知道媽媽是愛自己的,所以當他就不能理解,這時候他就會故意裝作聽不到,然后用偷東西的方式讓媽媽感受到失望。
這樣的孩子為什么就不能接受呢?因為孩子覺得他自己的心在媽媽這里得不到應(yīng)有的尊重,當他覺得媽媽是在嫌棄他,他就會故意與媽媽對著干。
媽媽讓他把手放好,他偏要反手放到自己的臉上,媽媽明明允許他發(fā)泄情緒,但是媽媽一生氣就直接把他的手臂、胳膊、大腿、背部的所有部位都畫砸了。他覺得特別委屈,一生氣就直接把媽媽推倒了,打得他哭了。他知道自己做錯了,但他的內(nèi)心還在苦苦支撐,他的內(nèi)心已經(jīng)積壓了很大的情緒。
這些沒有辦法支撐自己的孩子,會選擇用自己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也是造成這個孩子學習不好的重要原因。
如果學習不好的話,他可能會出現(xiàn)抑郁、焦慮、雙相的問題,這些癥狀是在假期結(jié)束之后爆發(fā)的。這樣的癥狀會讓孩子經(jīng)常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態(tài),對學習產(chǎn)生很大的畏懼感,如果孩子不能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狀態(tài),孩子就會一直處于一種焦慮的狀態(tài),很難能靜下心來學習。
4、父母的“負能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吵架,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父母總是把工作中的不滿發(fā)泄在孩子的身上,那么孩子就會承受不住,特別是在孩子學習不好的時候,父母的情緒就會傳染給孩子。
父母的消極情緒影響孩子,如果父母總是陰沉著面孔對孩子說話,那么孩子也會因為害怕父母生氣而變得小心翼翼,不敢跟父母溝通,孩子的內(nèi)心也會因此變得比較焦慮,更加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以,當孩子處于焦慮的狀態(tài)時,父母可以先深呼吸,讓自己從一種消極的情緒中抽離出來,這樣才能更加客觀冷靜地看待問題。
我們不妨在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先讓孩子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宣泄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會感受到父母的接納,也會從父母的身上學會如何應(yīng)對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