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拐賣案頻發,隨著國家對走失兒童的重視,隨著一系列政策的下達,近來有關遺失了數十年的孩子被尋回的新聞頻上熱搜,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身為父母,看到相關新聞后的第一感想,無非是萬一有一天走丟的是自己的孩子,那又該怎么辦?
稚嫩孩童,或許偶有早熟,但始終涉世不深。
雖然父母在外出時對孩子的重視也很重要,但防拐的第一要素還是取決于孩子自己。
教孩子學會以下防拐、防騙、防走失的小常識,降低孩子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傷害。
1、不要拿“警察”嚇唬孩子
當孩子吵鬧時,許多父母總愛用“不聽話就讓警察叔叔來抓你”這樣的話語來震懾孩子。但殊不知,長此以往只會讓孩子形成警察很可怕的印象,遇到困難時也不會主動找警方尋求幫助。
要多給孩子灌輸“警察只會抓壞人,不會抓小朋友”的想法,一旦你的孩子走失,唯一能求助的只有警察。
2、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切勿單獨行動
有的孩子性格開朗、能說會道,不會怯生、不會怯場,平日里很招大人喜歡。但遇到不懷好意的人時,這樣的孩子往往也是他們最先下手的目標。
我們既要保護孩子的天真,也要保護他們的安全,所以一定要告訴他們不能離開集體,不能單獨行動。
3、吃別人的東西一定要問過父母
小孩子愛吃是天性,我們雖然不用刻意遏制,但也要給他們規范正確的做法:接受別人給的吃食時,一定要先經過爸爸媽媽的允許。
4、不要隨便回答陌生人的問題
許多人販子在下手時并不是隨機選擇目標下手,而且經過了長期的踩點與觀察。趁父母不在時與孩子私下溝通,是最容易獲取私人信息的方法。
年齡較小的孩子往往不會明白成年人問題背后的深意,難免會“亂說話”,因此,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說話,特別是那些面帶笑容主動搭訕的人。
5、若需要暫時離開,一定要告訴身邊認識的成年人
偶爾周末出去玩?;蛘邔W校組織郊游時,孩子們總會出現突然要上廁所或是和朋友玩游戲需要離開的情況。
這時就需要告訴孩子,不管去到哪里,都應該把自己的行蹤告訴在場認識的成年人,并且說清楚要去什么地方,和什么人在一起。
6、盡量不去人流密集的熱鬧場所
年關將近,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濃。廟會、燈會、集市等地,就連許多大人都看得眼花繚亂,更何況是孩子。
但這些地方也是孩子最容易走丟的地方,所以要盡量少去。如果一定要去,家長千萬不要只顧著看熱鬧,一定要寸步不離地看緊自己的孩子。
7、買東西不帶孩子,帶孩子不買東西
在講述被拐兒童的電影《親愛的》和《失孤》里,孩子都是因為家長做生意無暇照顧,才被拐走的。
大多數人都是無法一心二用的,我們在忙碌時往往沒法分心照顧孩子。所以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一心不二用是對孩子安全負責的基礎保證。
8、外出盡量選擇去有監控的場所
隨著孩子日漸長大、日漸懂事,許多家長在抽不出空時會選擇讓孩子獨自放學回家。而人販子則最喜歡選擇這種落單的孩子作為下手目標。
因此一定要耐心叮囑孩子,一個人在外面要走大路不要抄小道,要走人多有監控的地方,而不能獨自去到那些陌生偏僻的地方。
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就是父母最大的心愿。社會混亂復雜,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我們或許無法幫孩子抵御住來自外界的所有傷害,但我們至少可以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教會他們如何保護自己。
愿天下無拐,愿所有小朋友都能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