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學會與孩子溝通做智慧家長)
上次學習分享了溝通方式的重要性,還有家長存在的幾個問題溝通方式。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今天分享一下我們如何和孩子(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建立健康的、良好的、有效的溝通方式。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那么積極的親子溝通方式有哪些?
1、反觀自我:在親子沖突中首先反觀家長自身的問題。
我們的溝通方式出現了問題,我們做家長的首先應該反思,為什么我們會用不適合的溝通方式和孩子交流?
是由于自身的焦慮?還是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還是自己把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寄托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去實現?……
不管哪個原因,我們都要知道,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義務也沒必要按照我們的安排過一生。
他(她)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有自己的人生去體驗,所以我們要尊重孩子,溝通和愛的前提就是尊重。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但不要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這樣才能做到健康的溝通。
2、雙重傾聽:既看問題行為,也看問題行為的點滴例外。
我們和孩子溝通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學會傾聽,而不是先發制人的給孩子說教。
我們首先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當和孩子說話時希望我們能蹲下身,或彎下腰認真傾聽孩子的問題。
比如寫作業拖延是很多孩子的通病,我們既要看這個問題行為本身,還要找到問題行為的原因。
為什么有的孩子會有意拖延,因為有的父母會在孩子寫完作業后,給孩子布置額外的作業。
既然寫完作業也不能玩,還要學習,那不如我寫慢一點,所以孩子就有意延長寫作業的時間。
我們做家長的這時候就要和孩子做好溝通,讓孩子做完作業可以休息,可以有自己支配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不是一味的喋喋不休的指責孩子做作業拖延、不認真。
3、雙重故事:既認識到孩子的問題,也看到孩子的能力、天賦和閃光點。
這里老師講到了一句話:閃光事件的漣漪:
我們把孩子在問題故事之外的任何例外表現,稱為閃光事件。
當孩子出現一個例外表現,得到了家長的關注和認可,孩子自己就能為這個閃光事件賦予積極的意義。
孩子就能從一個積極改變開始,自發做出一系列積極的改變。
這樣的現象稱為“閃光事件的漣漪”。
所以我們不但發現孩子的問題,更要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多肯定孩子的優點,多表揚和贊美孩子,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天賦,建立自信心。
4、焦點轉移:從挫折中引導孩子找到經驗和希望。
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們要鼓勵孩子不要被困難嚇到,不要一直盯著困難和挫折,而是通過引導孩子分析找到原因,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同時幫助孩子總結經驗和教訓,讓孩子在戰勝困難的同時看到希望。
5、愛和接納:人比事情更重要
有一句話說:我們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就是我們沒有原因沒有條件的去愛他(她)。
而不是因為孩子學習好愛他(她),或因為他(她)聽你話愛他(她),這都是有條件的愛。
我們要學會接納孩子,接納孩子的優點和缺點。不管我們的孩子優秀也好,平凡也罷,我們要一一接納。
發生一件事,我們要在愛孩子的前提下理解并解決事情,要知道人比事情更重要。把愛孩子放在第一位,把事情放在第二位。
6、權利的主動分配:適當放權,給孩子思考和決定的空間。
孩子雖然是孩子,但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家長要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做決定。
孩子一定會長大,人生旅途中我們家長只能陪伴他(她)一段路程,所以不要事無巨細的管孩子,啥事都操心,啥事都管。
導致孩子小時候不敢做主,長大后無法做主,沒有獨立的意識和行為,只能成為巨嬰,成為啃老族。
其次,了解了上面積極的親子溝通方式,老師也讓我們家長重新定位:換一下位置和視角,去看孩子。
想象一下,自己是孩子的好朋友,喜歡孩子的一個老師,疼愛孩子的某個親人,用別人的眼睛看自己的孩子,你看到的是怎樣的一個孩子,孩子在對方是怎樣的一個形象。
你會看到孩子身上哪些地方是自己之前看不到的?
你會覺察到孩子哪些表現,是你之前所忽視的?
最后,我想說的是:愛孩子也許是父母的天性,但并不是每一個父母都會以正確的方式愛孩子。
讓我們保持學習的心態,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健康的、有效的溝通,做一個智慧父母,做一個尊重孩子、愛孩子的合格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