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說謊的孩子越聰明(小孩子總撒謊)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傍晚溜娃回來,在電梯口碰見一位媽媽正在一臉嚴肅地訓斥孩子,而一旁的孩子低頭看著自己的鞋面,不語。我默默地豎起耳朵聽,原來這位小朋友因為一件小事撒謊了,這位母親認為撒謊是不對的,所以才用那么重的語氣教訓孩子。
在我們的潛意識里,孩子就是要誠實,不能說謊。小朋友愛撒謊就是壞事嗎?其實不然。相反,孩子越早學會撒謊,反而越早變得聰明。
變色龍與蟲子為了不被天敵發現,會偽裝,與周圍的環境融入在一起。這是生物天生具備的防御反應之一。而孩子說謊,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防御行為。
因怕考試而裝病,或者為了不傷害對方而撒謊,或者不讓父母擔心而撒謊,這對于正在成長的年幼的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
科學家認為,3-7歲的孩子受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影響,他們對“謊言”與“真實”的界線是非常模糊的。他們相信圣誕老人的存在,認為空想出來的朋友是真實存在的。
在4歲左右,九成孩子已經理解謊言的概念。心理學家將其視為孩子成長的里程碑,甚至被認為是大腦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證據。
他們認為,孩子會不會撒謊跟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有關。所謂的心智理論,是指推測對方心情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一般在4-5歲之間會急速發展,所以大多數孩子在4歲之后就逐漸學會撒謊了。
另外,從事心理學研究工作15年的加拿大研究會主席Victoria Talwar指出,撒謊與孩子的才智密切相關。IQ高的孩子上幼兒園就經常撒謊,那些學習能力特別強的孩子往往2-3歲就開始撒謊了。簡單來說就,越早學會說謊的孩子,說明孩子大腦的發展越完善,
由此可見,孩子心智發展如何,從撒謊這件事上,便能略知一二。所以,孩子小小年紀就學會撒謊,家長應該高興才對。
不過盡管如此,我們也不能讓孩子養成說謊的習慣。雖然孩子在三四歲對說謊開始有初步的概念與道德理解,但其發展成熟需要10多年的時間,在此時間父母需要引導孩子朝正向的方向發展。
那么面對孩子說謊,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處理及引導呢?
第一步,先冷靜下來
一個人心情平靜的時候,才能無間溝通。所以,當發現孩子說謊時,別急著訓斥、責罵他,而是冷靜下來,告訴孩子,說謊是錯誤的行為。
第二步,了解孩子撒謊的真正原因
“自衛本能”是大腦后生產生的三大本能之一,很多時候孩子說謊是為了保護自己。你沒搞清楚原因,就劈頭蓋臉地訓斥責罵孩子,會很傷孩子的心,下次只會撒更多的謊。所以,家長要以己度人,想想孩子此時處于什么的心情?不安、愧疚還是充滿了罪惡感?孩子說謊一定有他的動機與意義的,家長只要稍微思考一下,一般能搞清楚孩子說謊背后的原因。
第三步,不責備,表示懷疑
當你讓孩子刷牙,實際上他沒刷,但他告訴你,他刷過了,你知道他沒刷,你會怎么辦?相信不少家長會直接拆穿他的謊言,用責備的語氣給他打標簽:他說謊,不是好孩子。說多了,孩子會認為他真的是那樣的人,然后朝著糟糕的方向去發展了,最后真成了那樣的人。
其實我們完全用另一種方式,不責備他,而是表示懷疑,比如,“刷牙時間有點短哦,每一顆牙齒都刷到了嗎?”
這樣的語氣,孩子可能會說實話,“媽媽,我很想刷牙,但牙膏擠不出來。”
第四步,強調誠實的好處
孩子說謊了,不管你有多么生氣,也不要在臉上表現出來,告訴他孩子,“如果你能說實話,媽媽不但不生氣,反而會很開心”,讓孩子放松警惕。當孩子松口了,將原委如實相告,你要認真聽到最后,哪怕孩子弄壞了你最喜歡的東西,也不能讓孩子看到你內心的憤怒。當然,這個時候再給孩子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作為獎勵強化效果會更好,這個獎勵可以是精神獎勵或物質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