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良好溝通,助力孩子成長的句子(學會良好溝通,助力孩子成長的方法)
原創 舒林 夏禾鋤鋤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2022-03-11晚,蘭溪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二樓春意濃濃,家長們正在認真傾聽《讓溝通助力孩子成長》的親子講座。主講人姚淑萍,錦繡幼兒園園長,曾多年任小學校長,也是經驗豐富的國級二級心理咨詢師。作為金華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金華家長大學講師團成員,她多次讓家長、孩子受益。
今天姚老師給剛成立的融媒體心靈港灣和蘭溪市心理關愛服務中心帶來首場公益講座。
在現場,姚老師通過小游戲、情景劇、激發家長們的熱情,拉近家長們的距離;接著她從“為何孩子不和父母溝通”,“如何更好地和孩子溝通”,“讓自己成為孩子起跑線”三個角度給大家娓娓道來。
我印象最深的是,姚老師教會了家長一致性溝通的具體做法。姚老師告訴家長,要隨時覺察自己的溝通模式,從而選擇最佳,即(1)認可自己的感受(2)認可他人的感受(3)表達自己的想法(4)不做批判性評價
為了讓家長印象深刻,姚老師設計情境演練讓家長們現學現用:
孩子回到家,把書包往沙發上一丟,忿忿不平地說:“我們老師有毛病的!”
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溝通呢?
有家長說,孩子我知道很憤怒,我知道你很生氣;有家長說,孩子你受了什么委屈……
在大家的踴躍發言中,姚老師歸納出最佳答案:1.接納情緒——孩子,媽媽聽到你這樣說,有些擔心,我覺得你現在心情不太好。
2.了解事實——發生了什么事情?哦,上課時你和同學在討論問題,但是老師以為你們在講話,請你在同學面前站了一節課,你覺得很沒面子,又委屈又氣憤是嗎?這真是件讓人傷心生氣的事情。
3.滿足需求——你需要我的擁抱嗎?你希望我為你做點什么嗎?假如回到當時,我們做些什么可以避免事情的發生呢?從這件事情中我們可以學到什么呢?
姚老師的親子講座既有心理學理論支撐,如結構化傾聽的三要素,表揚和鼓勵的區別;又能結合身邊小故事,二胎媽媽如何智慧處理兄弟感情,如何平息家長堵車時的憤怒情緒……精彩案例,信手拈來。
知識滲透,過程體驗,成員互動,經驗分享,干貨滿滿的一個半小時就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悄悄過去了。
在這個劇烈變化的時代,各種不確定,各種內卷時時伴隨,也許我們都很焦慮;學業、交友、早戀、手機上癮、拖延癥、逃避困難等問題也經常困擾家長。家長們唯有不斷學習,保持成長的動力,做孩子的起跑線,這才是我們唯一能確定的。融媒體蘭溪市心理關愛服務中心歡迎各位熱愛學習的家長朋友。
團隊成員:來自蘭溪市融媒體中心、學校、醫院、咨詢室等實踐經驗豐富的咨詢師十八人。
活動: 每月一次心理公益講座;
每周兩次一對一的免費心理咨詢;
不定期免費心理課程。
地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二樓心靈港灣